第648章 我們沒有那麼大的攻擊性(2 / 2)

當時赫魯曉夫和和尼克鬆在漂亮國國家博覽會的時候發生了一場著名的‘廚房辯論’,尼克鬆用五花八門的廚房用品來顯示漂亮國製度更優秀,而赫魯曉夫直接一句話:“我們蘇聯人人可以分到國家免費提供的住房,而漂亮國窮人隻能睡大街”結束了那場爭論。

什麼樣的國家才能有底氣和漂亮國比生活優越?

蕭鵬道:“其實雙方都有優劣,西方陣容有足夠充足的商品供應科技轉換更有效率,但是有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和失業風險;蘇聯那邊則講究公平,沒有什麼明顯的貧富差距和階級壁壘,而且社會穩定幾乎沒有失業這一說沒有什麼經濟危機這一說。但是他們的缺點也很明顯,計劃性經濟也導致了資源浪費,尤其是對民用需求的發展不足,而且科技轉化效率慢。”

巴特利特問出一個靈魂問題:“既然你把蘇聯說的那麼好,為什麼現在蘇聯解體了?”

“對啊,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呆萌道。

蕭鵬回頭一看:“呆萌,你什麼時候下來的?”

呆萌道:“剛才就下來了,聽了好一會兒了。”

蕭鵬撇嘴道:“你現在不是英共一員嗎?怎麼不知道這些。”

呆萌訕笑道:“我的時間更多放在音樂上。”

蕭鵬轉頭問巴特利特:“你還有個綽號叫‘音樂’?”

巴特利特道:“相信我,呆萌的女人保質期隻有七天,我能跟著他一起過來隻是因為和你認識混個臉熟。不過我能猜出來下一個‘音樂’是誰——他昨天在埃德度假村看到一個女孩,如果不是來找你估計他現在已經在那個女孩肚皮上了。”

呆萌乾咳兩聲道:“我們不說這些,蕭,你繼續說啊!既然蘇聯這麼照你說的這麼好為什麼會解體?”

蕭鵬道:“他們的解體這個事情該怎麼說呢,計劃經濟體製是個好東西,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就是過於超前,帶來的內部資源分配不均衡,窮兵黷武的毛病體現的太明顯,民生方麵在滿足了老百姓的基本需求後就長期停滯,尤其是七十年代體現的最明顯。”

“七十年代?”巴特利特不解。

蕭鵬道:“蘇聯的生活在於選擇少而不是沒有,能吃飽肚子,能住得起房子,到了七十年代基本上也是家家有車,當然,質量那就另說了,讓蘇聯發生巨大變化的就是七十年代,而原因則是他們過得太好所以忘了本。七十年代的時候其實是冷戰一個很好的轉折點,如果那時候蘇聯能穩住,世界可能是另外一個結果。”

七十年代就是冷戰時期著名的‘蘇攻’時期,蘇聯按著漂亮國頭皮摩擦的時期。

1973年阿拉伯國家被以色列打的懷疑人生,他們為了報複以色列的幕後老板直接來了石油集體減產降價,造成了第一次石油危機導致油價一下上漲三倍,直接給西方世界來了一記重拳;到了1978年伊朗危機又導致了第二次石油危機,這一次又給了西方世界第二記重拳,再加上漂亮國深陷越戰,這一切導致西方全方麵衰退。

而當時蘇聯憑借石油出口迎來史上最好的年代,油價翻了十倍後他們財政狀況空前充裕,如果那時候他們進行發展那是怎麼都能贏。當時漂亮國都考慮過緩和局勢雙方平分天下!

但是蘇聯那時候怎麼做的?他們的想法是一波流敲死西方,憑借充沛的經濟發展了軍力!

那個時期的蘇聯軍火規模堪稱‘喪心病狂’:空軍擁有上萬架各式飛機,海軍四大艦隊單拎出一個就能和漂亮國海軍比劃比劃,關鍵是陸軍更加瘋狂:坦克數量以‘萬’為單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