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 62 章(2 / 2)

【萬萬不可,此舉風險太大,作物種類太單一,若是遭遇病害,到時候地裡顆粒無收,豈不是全軍覆滅。】

【也不知道口感如何,什麼滋味,比之白米飯孰優孰劣?】

【什麼時候才能輪得到我們這裡發種啊,去年一整年,地裡的收成都不好,交了稅糧一家人吃飯都不夠,我們一家做夢都想著趕緊找到糧種,多的可以分給我們來種。】

【不管鐘娘子說得再如何厲害,我們兩邊終究相去甚遠,就算同一樣作物,也不一定是同一個品種,還是先小範圍試種,沒有問題的話再推廣,事關糧食,再怎麼小心都不為過。】

最後這話鐘熒絕對讚同,紅薯也好土豆也好,都是經過一代一代培育改良才有了這麼高的產量,哥倫布從美洲大陸帶回的原始品種,產量肯定是遠遠低於現在的數字的,既沒有化肥,也不懂科學種植,隻能任憑野蠻生長。

但就算如此,也依然吊打大黎所有農作物,鐘熒告訴他們的產量,已經是取了畝產最低值,現代人工精心飼育下,一畝地的產量都能上萬了,哪怕按最低四千斤算,也是足以改變世界的神器了,這幾樣可是讓明清人口從幾千萬暴漲到四億的存在,說是作弊器絲毫不為過,所以她估算了下,就算比不上現代的產量,上個三四千沒一點問題。

對了,南方不是正在試種蕉芋,鐘熒覺得可以叫停了,本來就是作為沒找到馬鈴薯紅薯這幾樣之前的補充品,現在有了這些逆天作物,還種它乾嘛,何況又不好吃,沒滋沒味的,要不是查資料,她聽都沒聽過這玩意,因為對上這幾樣,完全沒有半點戰鬥力,現代已經淪落成庭院裡的觀賞植物了。

至於說出澱粉做粉絲什麼的,那幾樣哪個不能做,產量還比它高得多,性價比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

種植技術沒什麼難點,唯一讓人頭疼的是,馬鈴薯這東西比較容易發生病害,一定要及時防治,否則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大麵積減產,19世紀的愛爾蘭就發生過這樣的慘狀,因為氣候和地形不適合小麥、穀物的生長,因此馬鈴薯成為他們唯一的依靠。當霜黴病通過風力,將感染了病毒的孢子繁殖到全國各地,導致大麵積馬鈴薯病死,最終造成上百萬愛爾蘭人餓死的□□,當時《泰晤士報》甚至認為,馬鈴薯是最不靠譜的食物。

這種情況在大黎當然不會發生,首先,大黎地廣物博,地形多樣,就不會隻靠馬鈴薯生活,沒有馬鈴薯還有紅薯玉米南瓜水稻小麥等,其次,怎麼防治視頻裡都說得清清楚楚的,大黎那麼多會種地的人,怎麼也能杜絕這種情況大麵積發生。

她這會心裡實在高興,看著彈幕上不停好奇味道的,便在手機上下單買了些,一會煮了吃,再簡單的炒個醋溜土豆絲南瓜餅什麼的,讓所有人都嘗嘗味道。

等外賣的間歇裡,視頻上剛好講到馬鈴薯病害的防治措施,她湊過去仔細聽了一耳朵:“早疫病是馬鈴薯常見的病害之一,該病主要危害的是葉片和塊莖......選擇土壤肥沃的地方進行種植,增施磷鉀肥,發病後,使用代森錳鋅,代森鋅,苯醚甲環唑,嘧菌酯或吡唑醚菌酯防治,會有不錯的效果......”

鐘熒:“......”

什麼??什麼菌?這幾個字怎麼念來著??

戶部侍郎一臉呆滯地聽著直播裡的天書,他雖然算不上學富五車文采出眾,怎麼說也是正經科舉考上來的官員,簡體字也認了不少,哪怕有陌生的,對著字形大致也能猜出來對應的是哪個字,怎麼突然就變文盲了?

抄錄的官吏揉著發酸的手,顫歪歪說道:“鐘娘子,可否再放一遍,後麵的防治措施沒有聽懂,許多都沒有來得及抄?”

鐘熒咳了一聲,道:“後麵不用看了,這些都是化學名詞,聽不懂很正常的。回頭我整理成你們能看懂的再發上來。”

彆說他們這些化學還在入門階段的,就連她這個學了好幾年的都一臉懵,隻要一看到那些字眼,她就不由自主開始頭暈眼花,聽過一遍之後腦子裡什麼也記不下。

這時候,就要出動論壇各位大佬們了。

憑著她自己,研究到猴年馬月去,萬一再從頭搞什麼化肥配比,資料上說得是對是錯她都看不出來,大把時間浪費在這上麵,實在得不償失。

心裡有了主意,她瞬間放寬了心,覺得沒什麼不能解決的。

恰在此時,門鈴響起,門外有人叫著“外賣到了”,鐘熒愉悅笑著:“你們不是好奇味道嗎,正好我也餓了,咱們今天就來一桌農家全素宴。”

作者有話要說:昨天說的話就忘了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