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第 123 章(2 / 2)

父子二人一拿到報紙,立刻頭碰頭湊在一起觀看。

這一份是她特意找的90年代的報紙,上麵都是黑白印刷的圖像和字體,廣告都很少,大多是新聞時政,年代感滿滿。

花了十來分鐘,二人將報紙大致瀏覽了一遍,對它的認知有了更清晰的概念。

周顯擰著眉頭:“你提起報紙,莫非要朕也效仿這樣做?”

鐘熒道:“是啊,難道陛下不覺得,這是引導輿論,傳遞新聞,挖掘優秀人才非常好的一種手段嗎?”

周宸燁已經明白過了,周顯則明顯固有思維作祟,轉不過彎來。

“朝廷大事怎能隨便刊登出來,讓百姓品頭論足。”

“這有什麼不可以。”鐘熒奇道,“又不是男女私事,讓人知道了又能怎樣,越是捂著不讓人看,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對它好奇,不然為什麼民間有關宮闈秘事的話本會賣得那麼火。若是攤開來,讓大家隨便看,要不了多久,百姓也就沒興趣了。”

周宸燁則對她說的另一點比較感興趣:“鐘娘子說,還可以靠報紙挖掘可用之才,可否再詳細講一下。”

“你想想,一份完整的報紙,上麵得有多少內容,光靠官府的人寫稿,肯定寫不過來的。等它在民間有了一定知名度後,就可以對外接收投稿,不論是詩賦,策論,,哪怕是點評朝政,隻要言之有物,說得有道理,都可以刊登在上麵,再加上署名,印刷給天下所有人看,我就不信會有哪個文人對上報紙不動心。”

周宸燁在心裡使勁點頭,其他人動不動心他不知道,反正他現在已經動心了,想想自己寫的東西能廣為流傳,這是每一個讀書人最高的夢想。有些人可能不愛做官,但是對出名沒有半點抵抗力。

看到周顯臉上仍舊有些猶豫,鐘熒繼續拋出誘餌:“人才還在其次,報紙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反應和引導輿論,讓民間的言論有個發泄口,陛下可以通過報紙傳遞想要傳遞的思想,也可以通過投稿,看到民間主流的想法,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有著絕對的益處的。”

當然她沒說的是,對封建統治來說,危害也是毀滅性的。

為什麼民國時期的仁人誌士都會選擇辦報紙,正是因為,報紙能影響新的社會思潮與運動,對整個社會曆史進程都有著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但這個時候,誰又能看到幾十幾百年後的事,隻要一句能引導輿論,就夠了。

周顯這會也動了心,他又拿起報紙看了會,突然問道:“若是在京城開報社,你可有什麼建議?”

那可就多了去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各種影視劇裡,裡隨便看一些,都足夠洋洋灑灑說上一大堆。

“首先肯定是把人招夠啊,負責核對文字和稿件的編輯,跑新聞的記者,印刷的小工,主編社長等等。”鐘熒興致勃勃地說著,“人找夠了之後,就可以開始寫稿子了,剛開始沒什麼人投稿,肯定要自己來,而且這還是第一份報紙,關乎著百姓對它的第一印象,所以在內容的選擇上就得慎重一點。”

“比如說?”

鐘熒繼續道:“當然是多種多樣啊,內容不能太死板,直接把朝廷的政令搬上去,不然大家都沒興趣。也不能太高傲,居高臨下地對百姓指指點點,否則以後投稿的人會大大減少。最好內容豐富一些,比如一份報紙一共八頁,可以刊登一部分政令,後麵加上重點講解,還有一部分時事新聞,再刊登幾首詩作,或是一篇,又或是某些趣事,笑話等都可以。”

周顯心裡一動:“朕的詩作能否刊登在上麵?”

“當然可以啊!”鐘熒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比較正常,“有陛下帶頭,各地的文人誌士一定會踴躍投稿的,而且您還可以發表一下講話,比如對某件事的看法,或是今年的工作總結,下一年的工作目標等等,還可以把宮裡不涉及到**的趣事拿來講講,這些都可以說的,百姓們早就好奇很久了。”

“父皇,兒臣認為此事可行!”周宸燁眼睛亮晶晶地看著周顯,“不如將此事交給兒臣去辦,隻需要半個月,定能做出我們大黎第一份報紙!”

周顯點頭:“行,就交給你去辦,頭期一定要辦好,第一回就得打出名堂。”

“定不負父皇厚望!”

正商量著細節問題,宮人來報,工部侍郎崔禮求見。

父子二人同時眼睛一亮,異口同聲道:“快讓他進來。”

崔禮?鐘熒一時沒想起來這人是誰,一看夫子二人臉上的期待,突然就記起來了。

不就是那個報喜鳥,這次又發明出什麼好東西來了?

不過他這次卻不是一個人來的,身後還有兩個侍衛,抬著一個大件,上麵蓋著一塊紅布,完全看不出是什麼東西。

“恭喜陛......”

崔禮的一句話噎在嗓子裡,就被周顯打斷了,他直接走到兩個侍衛麵前,掀開紅布,看了半晌,不確定地問道:“這是......自行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