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 125 章(1 / 2)

12月下旬,大黎第一份報紙正式發行。

安排了無數人在人流密集的茶館街頭宣傳造勢後,很快,京城裡大部分人都知道了,這是一份由數位翰林大學士與太子殿下共同編寫的,刊載了新聞時事,政論講解,精彩趣事,詩詞歌賦等為一體的讀物。

這一消息迅速在文人之間風靡,他們對此半信半疑。詩賦與時事就算了,怎麼還有政論講解?

往常民間隨意討論政治問題,一個鬨不好可是要殺頭的,這是怎麼了,突然就放開讓他們隨便說了?

“這位小哥,你說這報紙確實是太子殿下參與編纂的?”

安排好的小哥不滿有人質疑他,雙眼一豎:“這還有假,我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拿太子殿下開玩笑啊。你們若不信,親眼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報社就在國立圖書館斜對麵,朱紅匾額那塊,聽說今天一共印了500份,我過來時已經快賣光了,你們要買可得趁早。”

剛才質疑的書生道:“多謝小哥,我這就去報社看看。”

旁邊立刻有人說道:“我也去買一份,看看是不是如剛才所說,真有時政要聞。”

“同去。”

到了中午時分,報社門口已排了長長的隊伍,全是一水的穿著長衫的讀書人。

有翰林大學士們和太子殿下這兩個在讀書人心中極有分量的活字招牌,想來內容怎麼也不會差到哪去。

排在前麵的已經拿到了,迫不及待地就站在門口開始。

一份報紙才十文錢,每周發行一次,一周省下來十文錢,對大部分人來說沒什麼負擔。

排版是參考了現代那些印刷精良的報紙,版麵布局合理,一目了然,橫著寫的文字使更加順暢,標題正文等不同內容用不同大小的字體區分開,哪怕沒有圖案過渡,一大張紙上密密麻麻塞了這麼多字,看著也絲毫不費眼睛。

“竟然有陛下的寫的文章!!”

一聲驚呼讓排隊的人爭先恐後地圍過來。

“什麼?!竟還有陛下的文章??裡麵寫了什麼?”

“竟然能讓陛下在報紙上發文章,不愧是太子殿下啊!”

“你快些給我們念念,到底是祭天祈福的祝禱文,還是什麼文?”

被圍起來的那個書生大致看了一遍,頗有些不可置信地抬頭:“竟是對今年一整年的總結,以及對下一年的規劃!”

在直播間裡跟著上課看新聞的次數多了,所有人對這幾個詞都十分熟悉,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再一次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

有人驚得幾乎維持不住麵部表情,瞠目結舌道:“這、陛下、陛下怎麼突然會把這些事告訴我們?!”

“對啊,從前他都不讓百姓過度議論朝政,怎麼突然就自己願意說出來了?!”

“這真是陛下寫的文章,你沒看錯吧?會不會有同名的?”

拿著報紙被圍起來的那人不耐煩地翻了個白眼:“我又沒老眼昏花,怎麼會連陛下的名諱都認不出來,再說哪個吃了熊心豹子膽的,敢和陛下撞名字,真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

旁邊的人若有所思:“或許……是看了新聞聯播受到了啟發吧。”

另一人附和他道:“你說的不錯,從前是從前,現在是現在,不說陛下這等雄才大略之人,就是我等,不也受直播的影響,改變了許多嗎?陛下如今願意將朝堂上的事拿出來,光明正大地與百姓說,這是好事。”

幾人正在討論間,聽到又一個買了報紙出來的人喊道:“還剩下不到20份了,要買的可得快點。”

圍著的人群呼啦一聲散開,老老實實繼續排好隊伍,排到前麵的心裡一陣暗喜自己的份,排到20名以後的,就隻能唉聲歎氣地離去了。

今天是大黎周報發行的第一天,鐘熒也跟著圍觀或排隊的人群,觀察第一天的售賣情況。

以目前的識字率,以及沒有任何預熱的情況下,一上午賣完將近500份,這個成績相當不錯了。

而且剛才許多人都沒買上,或許可以考慮加印,再印500份出來,當天賣不完也沒關係,慢慢賣就行,上麵有皇帝及當朝列位大儒的文章,有的是人願意買回去收藏。

沒有切掉彈窗,她繼續跟著這群買了報紙就在門口開始看的人,想聽聽他們的評價。

“竟然還有張承望老先生的文章!天下哪個讀書人不仰慕張老先生,如今隻需十文錢,就讓我等能夠拜讀他老人家的文章,何等幸事!”

“你們看這首詠梅,竟是太子殿下的詩!從前隻知道殿下愛民如子,至賢至明,今日才得知,文采竟也這般好!”

“快看最後一頁,上麵說,從今日起廣收稿件,任何人都可以給報社投稿,不限身份,不限題材,哪怕是話本都可以,若是被選中了,還能拿一筆稿費,費用根據名氣大小與讀者的受歡迎程度來決定。”

“更重要的是,不論說了什麼大逆不道的話,都不會因言獲罪!”

這是個出名的好機會!幾乎所有人都在心裡這麼想著。

十年寒窗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飛黃騰達,為了碎銀幾兩,為了一朝成名天下知。

現在有個絕佳的機會擺在他們麵前,沒有人能忍得住不心動的。

人群很快又散去,看他們個個眼神閃爍若有所思的模樣,估計全都回去扒拉以往寫過的文章,或者重新寫稿子去了。

雖然沒有聽到一個明確的評價好還是不好,答案已經在每一個人的心裡了。

鐘熒又將鏡頭切到周宸燁處,看到某處宮殿內,他正拿著一份報紙給周顯看。

耐心等他們說完,她才說道:“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其實做得已經很好了,但它依然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

周宸燁一怔:“還有什麼問題?”

“成本問題。”鐘熒道,“殿下,難道你沒發現嗎,印刷的字體太大,就意味著每張紙能印的字大大減少,在不刪減內容的前提下,隻能增加紙張,雖然現在看不出來什麼,但等以後發行的數量大幅提升,這些支出就成為報社的一大難題了,就算殿下沒想著賺錢,總不能一直依賴朝廷貼錢辦。”

二人聽得連連點頭,周顯問道:“那你說,這個問題要怎麼解決?”

鐘熒微微一笑:“硬筆書法了解一下。”

這也正是她提出辦報紙的目的之一,若是一上來就說要在民間推廣硬筆書法,定會遇到重重阻礙,但若是拿成本說事,就很容易說得動能做出決定的這兩個人了。

看到太子牽頭的報社用這種小字印刷,受到啟發的民眾也會跟著嘗試,時間久了,也就知道硬筆的好處和便利。

當下識字率低,全民文盲的困境,除了知識壟斷,書本貴,讀書貴以外,消耗的大頭筆墨紙硯也是一筆十分昂貴的費用,普通人家裡根本不可能承擔得起。

但若是換了可以大批量製作便宜好用的炭筆等,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讀書貴的問題。

畢竟隻有教育,才是一國的根本,也是走向壯大的希望。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這樣,隻需要起個頭,剩下的就能自己領悟了,周家父子幾人無一不是聰明過頭的人。

周宸燁思忖少許,道:“你說得不錯,若是能將印刷的字體縮小,不僅能少費紙張,排版看著也會更美觀,我回頭讓人去試試,先印一份出來看看效果如何。”

鐘熒微笑:“相信我,不會有問題的。”

第二期報紙在萬眾矚目的期待下,如約發行了,前後剛好差了六天的時間。

這一份依舊是原來的印刷,想來要寫好硬筆書法,還得多鍛煉幾天,沒那麼快有結果。

看到第二期仍舊很受讀書人的歡迎,鐘熒也暫且放下這事不再關注。

今天是31號,還有幾個小時就跨年,可以父母都不在杭城,這個元旦她隻能一個人度過。

微信裡有人發來消息,她點開一看,是江元亭。

“過節不回家?”

鐘熒回道:“江老師怎麼知道我沒回去?”

江元亭很快回複:“聽到剛剛什麼東西落地的聲音了。”

“字典剛掉地上發出的聲音。爸媽在外地,回來還要一個禮拜,我一個人在哪過都是一樣,懶得回去了。不過江老師也沒回去嗎?”

雖然做了小半年鄰居,但兩人平時都挺忙,有時候碰上了閒聊幾句,大部分時候是她做了飯,對方過來蹭飯,說的也大多都是學校的事,很默契地不去問對方的家庭等私生活,所以江元亭是哪人,父母乾什麼的,有沒有兄弟姐妹,她是一概不知。

“真巧,我也是一個人,回不回去都一樣。”

鐘熒在床上翻了個身,將手機舉至麵部上方,微微笑著手指不停按手機:“那正好,我跟江老師兩個孤家寡人剛好湊一起了,一會我做好吃的,江老師過來吃吧,也算是跨年了。”

江元亭:“正在等著鐘同學這句話了。”

鐘熒噗地一聲:“那就允許你點兩個菜,限時一分鐘,過了可就沒有了。”

“你做什麼我吃什麼,蹭飯的人哪裡有資格點菜呢。”

鐘熒樂不可遏:“看來江老師對自己的認知很明確。”

江元亭:“所以鐘同學明年不要給我房租了,我天天在你這裡白吃白拿,還收了你這麼多錢,心裡已經不堪重負了。”

“那等明年再說咯~”

回了這句話,她扔下手機,起身去廚房看看有什麼菜,順帶把菜單擬一下。

雖說兩個人吃不了多少,但該有的儀式感一定要有,至少在節日氛圍方麵,一定不能糊弄過去。

冰箱裡是滿的,不需要出門采購,看著時間到了六點左右,她先把肉類拿出來,該醃的先醃上,還有特耗時的湯,也可以先慢慢燉上,快到12點的時候再炒幾個菜就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