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又是一位要錢的,不過這次要的不多,主要是夥食費各方麵。
因為周江要用戰俘來修,長的牛高馬大的斯拉夫人,不下苦力乾點活,實在是浪費這副身體了。
如果說交通廳要錢還比較節省,那羅文元的衛生廳就有點過分了。
張嘴就是三百萬大洋。拿來乾啥?
完善醫療體係。
醫療體係的完善非一朝一夕之功,這和教育體係的完善也是一個道理。
需要長時間的去投錢,而醫療體係在一定程度上,也關係到國民的壽命和身體健康問題。
在許多時候,國民的平均壽命短,不隻是因為戰亂等問題。
還有衛生條件的落後,看病昂貴,生病了隻能自己硬扛。
扛過去了,皆大歡喜,沒扛過去,全村吃席。
這沒什麼好說的,還是批了!
等韓斌把各部門的文件看完,都批了後。
仔細一看才發現,自己簡簡單單的一些批字,卻是價值兩千萬大洋。
不過錢嘛,韓斌最不缺了,不就是大洋嗎?要多少有多少?
何況民國時期的金融,大洋這玩意兒屬於緊缺貨幣,數量太少,跟不上經濟發展,導致各地軍閥私自鑄造的錢也能流通。
民國時期的貨幣體係非常雜亂,有大洋,也就是咱們說的袁大頭,這玩意兒是北洋政府時期鑄造的,北洋政府鑄造的大洋還是比較有良心的,成分等都合格。
而銀元這個東西就比較複雜了,有前朝時期搞的,也有從西方流入的,都叫銀元。
不過現在叫的銀元,是先總理在廣州政府時鑄造的錢。
這叫銀元,也可以說是大洋之一了。
在大洋之下,還有小洋、鷹洋以及奉洋。
小洋就是各地軍閥自己私自鑄造的貨幣,裡麵的銀成分含量少,鉛較多,而且本身成分也不統一。
鑄造出來就用,也沒個統一標準。
鷹洋,民國時期的鷹洋並非是指西方流入的銀元,而是指1911年後,國內的買辦階層和洋人共同鑄造的銀元,當時這種貨幣在國內廣為流通,被稱為鷹洋。
奉洋,這是當年張大帥任北洋政府陸海軍大元帥時,開始鑄造的貨幣。
其成分和標準的大洋成分差不多,就是上麵的頭像換為了他自己的,主要流通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