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決定突圍,吵翻天了(1 / 2)

《抗戰:縣長?請叫我列強!》全本免費閱讀

“對!唯有突圍才能打下去,否則我們一直都在這裡被動挨打,這樣的戰爭是沒有未來的。”

說到防守,這就讓板垣少將的心中很是無奈。

小鬼子陸軍學的是日耳曼陸軍,隻是學的不倫不類的。

為何不倫不類?

小鬼子想要學日耳曼陸軍,為此還彆出心裁的搞出了什麼聯隊、大隊、中隊等編製。

但小鬼子的一個師團,為何會有這麼多人?

難道也是學的日耳曼?

當然不是,小鬼子的編製上,並不是學的日耳曼,而是學的米國陸軍。

首先我們要知道小鬼子的師團編製,他們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大規模編製。

這是在1920年後才開始出現的事。

在之前,小鬼子的一個師團,兵力大約是在一萬一到一萬五千人左右。

那個時候他們一個步兵聯隊的兵力也沒三千八百人。

一戰後期,米國參戰,米國陸軍開始登陸歐洲作戰。

當時米國陸軍的步兵師,就是屬於大編製。

當時米國陸軍的一個步兵師,大約是在一萬八千人左右的兵力。

要知道,在一個步兵師一萬到一萬三左右的配置上,米國的步兵師兵力達到一萬八千人,這是很恐怖的了。

之所以有這麼多兵力,主要是當初的米國步兵師內裝備了大量的火炮和後勤輜重人員。

一戰時期,米國陸軍以步炮協同戰術為要領,在開戰前,打的就是進攻。

炮火覆蓋下的步兵壓近陣地,然後撕開一道口子,後續部隊源源不斷的湧入,徹底突破陣地,最後殲滅敵人。

這種戰術和火力配置讓當時的小鬼子陶醉,認為這種編製具有強大的突破能力。

回來後小鬼子就開始對他們的師團進行改組。

緊接著我們耳濡目染下所熟知的八聯隊的常備師團編製就出現了。

隻是小鬼子學的不倫不類,他們沒有米國陸軍那麼豪。

火炮也不多,大部分都還是七五毫米野炮。

連一零五毫米口徑的**炮都不多。

這種情況一直沿用到了太平洋戰爭的前期。

太平洋戰場上,小鬼子師團炮火強度低,單兵火力弱的特點暴露無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