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州的地界被青江一分為二,江這邊是新城,江那邊就是老城。
齊客駕車,開過了青江大橋,就到了老城區域。
沈問津坐在副駕駛,抱著攝像機問:“你的視頻剪完了?怎麼來得這麼快?”
“剛剪完,在渲染。”齊客說。
齊客避重就輕地沒回答後一個問題,沈問津沒追究,接著問他:“你咋知道的老城有燈會?我啥也不知道。”
“朋友圈恰好看見。”齊客道。
燈會挺熱鬨,包圓了一整個廣場。另有步行街從廣場出來延伸至小巷儘頭,燈火通明,沿街賣著各色吃食和手工藝品。
沈問津和齊客肩並肩晃了一陣,身上多了一個斜挎包,一個竹編的小燈籠和一隻熏香,還有許多進了肚子裡。
他們倆從街這頭走到街那頭,又折返回來,途中沈問津始終沒見齊客拿起相機。
所以齊客說的拍照……
是指拍沈問津。
“啥情況?”沈問津被下令站在原地不動的時候還是有點懵,一邊下意識擺著造型,一邊拚命給齊客遞眼神。
“國慶,你微博營業一下。”齊客對於他凹造型的能力很滿意,抓著相機按了一下快門,指揮他擺另一個pose。
“不是。”沈問津扯了一把頭發,“那你提前跟我說聲,我稍微整下發型換套衣服啊。”
齊客搖了一下頭說:“這樣就挺好。”
沈問津以為齊客在安慰人,而當他拿到成片的時候,發現——
確實挺好。
照片的構圖很舒服,裡頭的青年高高瘦瘦,從側邊打過來的光顯得他的臉棱角分明了許多。不那麼刻意的造型反倒給圖片上的人增添了幾分親和力,燈火下的眼眸灣著笑,端的一副開朗明媚的姿態。
“你這拍照技術挺牛。”沈問津點著頭說。
“模特好。”齊客和他互誇。
倆人正準備去彆的地方再拍一組,忽聽不遠處的鋪子上傳來了一聲驚呼。
“齊哥津哥!”一個穿著一中校服的高中男生從鋪子後邊鑽出來,揮著手朝這邊走,問了一個很有靈性的問題:
“你倆是活人嗎?”
“不是。”沈問津說,“死了。”
小男生還沒接話呢,齊客就先敲了一下他的腦袋:“好好說話。”
沈問津捂著腦袋回頭瞪他:“要不你來social?”
“對不起。”不能social的齊客能伸能屈。
沈問津滿意了,把和人社交的活大包大攬地扛了下來。他扯著齊客上前幾步,問:“咋放假了還穿校服呢?”
小男生撓撓頭,憨憨一笑:“校服扛造,臟了不心疼。”
“確實。”沈問津歎了口氣,開始追憶往昔,“年輕真好,看到你這身校服,我就想到了曾經在運動會一舉拿下三個金牌的樣子。”
齊客在旁邊涼絲絲地拆台:“第一年腳扭了,第二年表姐結婚,第三年參加藝考培訓,三塊金牌夢裡得的?”
“齊客!”沈問津咬著牙,“你咋突然這麼多話?不說話會死?!”
齊客做了個在嘴上拉拉鏈的動作。
小男生在旁邊笑得直不起腰,撐著膝蓋欣賞倆人說二人轉。他轉而又聽沈問津問他:“你現在高幾?”
“高三。”小男生一五一十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