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太太看胡村長被嚇住了,也沒賣關子,而是說:“村長,這事兒我覺得,還是不要太多人知道的好。”
這裡攏共就這麼點東西,看著多,實際上也沒多少。大家知道了,難免有過不下去的想來討要。
前幾天大家住在洞穴,他們家的存貨基本就吃光了。
那是為了大家活命,沒辦法。也算是償還他們幫忙找阿玉的恩。
現在大家都陸續回家,他們老王家就是佛陀轉世,也不該再繼續接濟村裡人了。
否則他們自己就該餓死了。
胡村長沉吟:“是這個理,我不告訴他們便是——村裡人這幾天日子艱難,但他們也知道你們定然不好過,不會來討要的。若真是有,我不會放過他們!”
不能因為哪家心善,就一直逮著哪家要東西。
即便最是心善的胡老太爺,也並不是真的有求必應。
常言道,救急不救窮。
“村長,這也不是我老婆子心狠,我們一家人口可不少,這點東西,就是緊巴著吃,也說不得能撐幾天。”王老太太歎道,“這東西看著是個好的,我也沒打算直接吃了,等雪再化兩天,我們到鎮上的路應當就通了。到時候借你們家驢車用一用,我讓幾個小子去換點粗糧回來。若是運氣好,換的多些,就給村裡勻一點。”
胡村長擺擺手:“不用不用,路通了,他們大抵也是要去換糧食的,隻是不知道能換多少。大雪天,鎮上也不一定有糧食。你們家就自個兒留著,彆一天到晚想著接濟他們,又不都是老弱病殘,能餓死去?”
胡村長最後又看了一眼那些黃豆,實在是鮮嫩,又長得格外好,他很想開口要一株,用糧食來換。又怕帶回去,給老王家添麻煩,乾脆就沒開這個口。
他臨走前,小阿玉朝他揮著小手:“村長爺爺慢走!”
胡村長回頭,看著小人笑得眼睛都彎成了小月牙,滿臉褶子也跟著堆在一起,應了聲:“哎,好。”
等胡村長走了,王老太太把小阿玉放下來,讓她在旁邊坐著玩。
又跟著走上前,一巴掌拍到王傳滿的肩膀上:“還愣著做什麼?趕緊把東西扛回去,跟你爹一個傻樣,木頭棒子!”
老王頭:“……”這又關我什麼事?
二十幾株黃豆藤,小阿玉來來回回,折騰了快兩個時辰,主要是藤很長,豆莢也多,她要去空間裡很努力地拔。
團子想鍛煉她,就沒告訴她可以不必親手拔,讓團子幫忙就能瞬間搞定。
小阿玉小胳膊抱著黃豆藤,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才拔起一棵。
就這樣整整拔了二十棵,小阿玉都要變成哭包阿玉了,因為想著是給阿娘他們吃的,就咬牙堅持了下來。
其實她很累,意識回到身體的時候,還覺得累得慌。
但現在,看到阿奶和爹他們臉上止不住的笑容,她也跟著開心起來。
忽然感覺,一點兒也不累了呀!
三個大人把藤都給抱回了自家院子,占據了近二十方的地。
馮氏正清掃院子,見到他們抱回來的東西,看傻眼了:“這是什麼呀?怎麼這麼像黃豆——”
“這就是黃豆!”小張氏從灶房裡衝出來,抓起一把豆莢,剝開就往嘴裡放,“好鮮嫩!娘,你們從哪兒找來的,這個天,居然能長這東西出來?”
“吃吃吃,什麼都往嘴裡塞,毒不死你!”王老太太想把小張氏嘴裡的東西摳出來,小張氏嚼吧嚼吧,咕咚一聲吞了。
王老太太:“……”
小張氏:“嘿嘿,娘,兒媳可要伺候你一輩子的,命大著呢,毒不死!”
其他人陸續回來,都看到院子裡的黃豆藤,有些懵。
十月黃,十月黃,這才正月,怎麼就有黃豆了?
王老太太懶得跟這些人解釋,直接讓他們閉嘴。
然後又讓大家把豆莢摘下來,不必剝開,留著過兩天拿去鎮上換糧食。
得知是要拿來換糧食的,大家心裡雖然饞,到底還是沒敢說要吃的話了。
還是飽肚子要緊。
豆莢摘了整整三個大籮筐,大家掂量了一下,連殼帶豆,怕是得有三百來斤。
王老太太把東西全鎖在了屋子裡,然後拿出一個陶碗,從裡麵撿了十個豆莢,想了想,又多撿了五個,放在碗裡,剛剛放平。
她把碗遞給馮氏:“你把它弄出來,磨點豆子,給阿玉煮點豆漿喝。豆渣也給她烙個餅。”
這麼一小碗,煮出來的東西當然也就夠一個小孩子吃。
老王家有個小磨盤,那是前些年,家裡幾個男人去山裡扛石料,回來自己慢慢打磨的。
不夠精致,勝在實用。
馮氏接過碗,也沒說什麼,當即就要去磨豆子。
小阿玉就伸出小手,擋在馮氏麵前,小聲說:“大伯娘,要和大家一起吃,阿玉不一個人吃。”
阿奶喜歡給她單獨弄吃的,但也隻是小阿玉多,其他人少點。
現在是隻要她一個人有,她就覺得難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