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沒有正兒八經的女子學院,通常都是那些貴族的女子,在自家家族的培育之下,跟著一起參加科舉考試。
最後,她們一般也是為皇庭服務,少有人真正在官場上立足。
王老太太說:“因為在咱們這裡沒有女子學院,沒有學院就沒有夫子,沒有夫子就沒有學生,所以也就沒有女子參加科舉了。”
小阿玉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是不是因為大家都在家裡太忙了,沒有時間去學知識?”
在他們老王家還好,男人做的事比女人更多,有時地裡的活做完了,回到家裡女人一般就隻負責洗衣服做飯,連晾衣服,掃地砍柴,燒火等活計都給了男人。
但在彆人家卻不是這樣,男人一般隻管力氣活,在農閒時候他們既不出去找工,也不在家幫忙,哪怕家中的女眷都累得病倒了,他們也不會伸手。
所以村裡的女孩,一般從三歲開始就要做活,家裡零零散散的活計都交給了她們。
男孩卻是12歲以後才正式乾活,除了農忙,他們都跟瘋猴子似的,滿處亂竄。
小阿玉都看在眼裡。
如今更是記在了心中。
“那等我長大了,我就去開女子學院,讓姐姐妹妹們都可以讀書!”小阿玉說,“我也要讀書去考科舉給阿奶,阿娘,還有大伯娘,二嬸嬸,三嬸嬸,還有外婆,都送誥命!”
一席童言童語,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甚至馮氏、馬氏,小張氏等人也笑出了眼淚,要說他們家阿玉是個小福星,說不定還真能去考個科舉。
給他們家老太太和四弟媳請那個什麼命,這他們倒勉強相信。
可是要給他們這些旁的人,那當然不可能了。
隻不過他們並不知道,後來小阿玉果真實現了自己的承諾,讓老王家出現了大昌國有史以來最多的誥命夫人,直接刷新了曆史紀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