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懷得了解元,反映最激烈的不是王家人,不是勇國公府,也不是皇宮裡的帝後。
而是魯書生魯餘,他幾乎是第一時間就鑽到了榜前去看。
在他心中,秦懷君子六藝時,每一項都表現得十分卓越,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必然會獲得君子六藝這幾項中的魁首。
雖然君子六藝隻占三成分數,對於大局的影響不會很大,但隻要秦懷能在文考中大差不差,肯定能榜上有名。
畢竟大多數考生的君子六藝實在是沒眼看,窮酸書生就不說了, 很多人隻能勉勉強強過關,平日裡都沒個正經練習的地方。
反倒是那些貴族子弟, 因為家裡什麼都有,君子六藝也有教習先生,自然能學個馬馬虎虎。
至少能達到中上標準。
到了秦懷時,眾人皆不看好他,人太小了。
那君子六藝考試時的弓箭、馬匹都是打亂分配的,並不會因為誰看著年齡小,或者年邁,就給你寬泛許多,該是怎樣就怎樣。
很多老者和少年,甚至連滿弓都拉不住,更彆說中靶子了。
魯餘心中一陣陣後悔,合該他被人收拾一頓,這張嘴可真是自詡磊落,卻做得些讓人唾棄的小人行徑!
倘若人家金榜題名,那是人家有本事,本該有這場造化。
但人家若是差了一點,蓋因前幾日被他擾亂了心神, 他又該如何自處?
“魯兄, 你怎麼也在這兒?”放榜時,有幾位相熟的學子見到了他,紛紛前來問好,“往年不都讓旁人幫你看著麼?”
魯餘這是第二次參加科考,但他從幼年起,就很愛看金榜題名時的盛況,回回都讓仆人回去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