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玉喜歡家裡人,也注重和家裡人的每一份承諾。她說要給家裡的女眷都拿誥命,雖然是兒時戲言,但也從未忘記。
現在她知道,誥命沒那麼容易拿,要有聖恩,還要師出有名。
不過她不覺得麻煩, 隻要能好好達到,她願意為此努力。
劉氏細細聽了阿玉說她的想法,已經順便給阿玉做了個好看的發髫。
“嗯,阿玉放心去做吧,阿娘已經辭了府城的活計,和你阿爹也說好了,日後便到萬寧城來,做個育幼堂。”劉氏不把阿玉當孩子哄, 而是認認真真同她商議, “楊夫子和楊夫人也說,若是我育幼堂當真能做起來,就也還在隔壁做個私塾。順道,也來萬寧城看看。”
阿玉驚了,扭過頭去,卻見劉氏臉上沒有半點猶豫的樣子。
想來這已經是想過很久的計劃了,隻是如今到了阿玉麵前才同她說。
阿玉覺得鼻子酸酸的,聲音也變得悶悶的,她一把摟住了劉氏的腰:“阿娘,您是為了我才這樣做的嗎?如果您不喜歡萬寧城,可以不必在這裡開育幼堂,之後我還要回村裡去的。”
劉氏笑了笑:“我們都會回村裡去,不過在村裡和鎮上都不適合開育幼堂,村裡有村學,鎮上也有學堂和接手楊家私塾的先生,不需要再有個育幼堂。我到這裡來,也不全然都是為了你, 家裡人多了, 孩子們都要讀書,日後怕是很長一段時間都要在這裡了,你的伯母與嬸嬸們都有自己的事要做,阿娘恰好會做這些,就留在你們身邊。”
其實,劉氏說得很多,歸根結底還是為了阿玉,母女倆都很清楚,隻是沒有再捅破這件事。
而且,劉氏考慮的不止是育幼堂,還有阿玉開女子書院的事情,家裡人都在,把阿玉留意那些適宜開書院的地方。
也不知道阿玉想要開在哪裡,想要開多少書院,反正他們按照多的、寬敞的來預備上,到時候需要了,也不至於手忙腳亂。
之前王老太太給幾個媳婦的那些盒子, 劉氏也得了一份, 裡麵的東西值個上千兩。
劉氏直接一分為二, 一半給阿玉在府城買了個小院子, 裡頭的東西不算精細,但勝在布置很巧妙,特彆適合做女先生們的居所。
剩下的一半,就留給了祝兒,等祝兒長大了,看他想要如何,再行處置。
更彆說,她平時做女先生,也積攢了一點兒小錢,另外,王傳滿把家裡的莊子打理得很好,成功從一個莊子打理成三個。
隨著孩子們陸續考中童生,他們家裡不需要納稅的地就更多了,還是王老太太做主,分了一百畝的免稅地出來給村裡。
交給村學裡的孩子們種。
孩子們表現好的,就能得到一份地,地裡的產出他們都可以自己拿。
若是全然自己動手的,村學就做主,讓收成歸孩子們自己個兒得。
若是請了長輩們或者旁的什麼人幫忙,收益就讓他們自己去商議,村學幫忙做個見證。
現在,原本不算熱鬨的村學,又擴大了一輩,是真正十裡八村的人都去了,孩子們都有三百多個,而且女學生還不算少!
先生也陸陸續續增加到了五十幾個,其中有一半都是請的鄉下老把式,教不來學問,專教孩子們如何務農。
大人們看孩子能有地種,能有產出,都高興送孩子去村學。
孩子們覺得在村學種地,和在自家種地,那感覺是完全不同的,也樂得去學。
一來二去的,胡家村現在可熱鬨了,孩子們都愛去那兒玩,村裡的廟會形式也越發多樣。
“阿玉,村裡給你塑了個仙子像。”說起這事,劉氏就覺得好笑,她道,“就在將軍廟的旁邊。”
“啊,什麼時候的事?我怎麼不知道呢?”阿玉也顧不得育幼堂的事了,忙問仙子像是怎麼一回事。
劉氏道:“這話說來就長了,其實也是你自己個兒掙來的,村裡人本就想給你塑像來著,但你年紀小,怕壓不住,反而害了你。你福分厚重,又幫了村裡那麼多,大家不知如何報答你,便想著給你塑像。”
後來,村裡來了一群軍士,一眼就能看出是那種訓練有素的鐵血將士們,領頭是個不算大的少年將軍,名叫胡瑞。
那胡小將軍說起阿玉幾人在邊關時幫忙平叛的事跡,雖然沒有說得十分蕩氣回腸,但村裡人仍與有榮焉。
胡小將軍的祖上,便和村中的胡定邦大將軍同支,因戰亂不幸走失。
他們算是去尋根的。
他帶去的,不止是如今胡將軍的親筆感謝信,還有禦史大夫和軍機大臣蓋章的“忠義”牌匾,那是經過內閣審核後發出的,比明華帝自己高興發出來的,意義更加重大。
而且胡瑞小將軍還做主認了宗,算起來,胡老太爺恰好是胡瑞小將軍的祖輩,喜得本來忽然身患重病的胡老太爺,一夜之間就痊愈了。
從此後,他們胡家村也算正式有了真正的後台。
一來二去的,村裡人覺得,是時候給阿玉塑個像了。
他們還通過萬夫子和羅夫子的建議,將申報的公文發到了永定縣縣衙去,張展一看,樂了,當即就親批同意。
於是,阿玉就有了自己的仙子廟。
人稱玉小仙子。
【……牛啊,我的寶。】
彆說阿玉了,它都是頭回聽說!
瞧瞧瞧瞧,這是哪個天才守護者養出來的崽崽啊!
那些嘲笑它領養了個奶娃娃的守護者,合該來看看,誰家十一歲的崽崽能有自己的廟!
怕是修仙世界的那些個都做不到。
嘿嘿。
“嘿嘿……”阿玉也樂得傻笑。
她想回村裡去看看了。
劉氏瞧出了她的想法,正想讓她莫急,就聽得外頭有人叫她了。
“阿玉,你先去用早飯,阿娘要和阿奶進宮謝恩了。”
“好。”
本來謝恩應該是醜時就開始動身,這樣才能剛剛好天亮就到達內宮殿門前。
王老太太說自己人老了,難得能睡個好覺,堅決不同意抹黑起床,便隻能天徹底亮了再走。
劉氏一想也是,天家愛民如子,又信奉孝道,肯定不舍得子民這麼折騰,去得晚些應當也沒什麼。
反正聽婆婆的就對了。
等劉氏匆匆忙忙走了,阿玉笑得見牙不見眼,忙趁著吃早飯的功夫,把這事兒同哥哥們說了。
王五郎見怪不怪:“你才知道呀?我還以為你早知道了。”
阿玉鼓起臉:“五哥,那你怎麼不告訴我?!”
“那個小仙子的像,還是我找人幫忙捏的,可傳神了,特彆像你!”王五郎想說,那仙子果真是仙氣飄飄的,比阿玉還像仙子,但看了看自家妹妹,他到底還是覺得,阿玉好像更好看些。
仙子是仙子,阿玉是人間的寶,仙子可比不過呢。
“好啦,謝謝五哥,等你去入考,我給你準備得鳳樓的醬鵝!”阿玉喜滋滋的,吃了幾口飯就要往外走。
“我入考得後年去了,你忘了我才考完童生試麼——你去哪兒?”王五郎看阿玉人都跑遠了,忙問。
阿玉擺擺手:“我去找阿佑哥哥。”
她有仙子像的消息,怎麼能不分享給阿佑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