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玉對權貴沒什麼敬畏之心,從前是沒有這方麵概念,而今上值幾個月,一些必要的人情世故,王老太太和謝震都同她講過許多。
她不是蠢人,哪怕年紀小,這些事情同她說了, 她自然也明白。
現在她也沒有什麼敬畏之心,因為在她看來,人就是人,隻是身份不同,能做的事情範圍不同,除此以外就沒什麼不一樣。
所以阿奶讓她找太後, 她沒覺得這是多難的事, 就像阿奶說的那樣輕鬆。
更彆說精靈也這樣說了, 這一趟肯定是要走的。
第二天不是阿玉休沐,她寫了一封告假折子,讓人送到占星司,又抄送到吏部備份,這才給宮裡遞了牌子。
她遞的是玉鄉君的牌子,可以直接呈送到後宮,因內宮很大,在遞牌子時,就有人來引著她往裡頭走。
無論太後見不見她,都能最快知曉。
彼時太後正破天荒見秦皇後,婆媳二人的脾性其實並不太像,太後年輕時性格較軟,骨子裡卻很強勢。
這樣的個性最不適宜進宮,她卻進了,就此一輩子都在被皇權壓著,是以不怎麼喜歡皇家人。
這個媳婦除外, 太後從始至終都認為,秦皇後怕是最適合當皇後的人。
認真說來,太後認為她若是做女帝,說不定大昌能經營得更好,畢竟她的魄力比自己那個優柔寡斷的兒子要好得多。
當初若不是為了兒子,秦皇後何至於要去求她娘家?
她出自江南秦家,卻養了一個嬌嬌弱弱的性子,後來還愛上了皇帝,她爹娘當初都很是看不上先帝。
確切說來,江南秦家一直瞧不上皇權。
後來證明,爹娘說得不算錯,先帝那個狗東西,確然不是個良配。
太後想著想著,思緒就飄了老遠,連秦皇後同她說了半天話,都沒注意到。
直到太後的隨侍宮女來稟告:“太後,玉鄉君求見。”
太後反應了一會兒:“玉鄉君是何人?”
大昌發展到現在,貴族著實不少,有封號的王爺都有幾十個,更彆說其他更低的了。
“是三思街上那戶王家人的孩子吧?”秦皇後接口, “母後, 應當是那個叫阿玉的孩子, 此前她做了不少利國利民之事,就給她封了個玉鄉君。”
“哦,那個小丫頭,說起來,還是你未過門的兒媳婦吧?”太後想起來了,就對侍女說,“去將人請進來吧,姑娘家年紀小,身子弱,可彆在外頭凍著了。”
“是。”
阿玉被請進去後,看屋子裡已經早早燃上了炭盆,就順勢脫下披風,交給身旁的湯圓,向二人行禮。
“阿玉見過太後娘娘,見過皇後娘娘。”
太後擺手:“起吧,之前怎麼沒見你這麼講究,是看到未來婆婆在這兒,故意做給她看的,還是之前看隻有我一個老婆子,不樂意哄我?”
阿玉聽出太後是開玩笑,就順著道:“以前是以前,那時候我什麼也不懂,現在我長大了,總得讓您看看我長大後有什麼變化,不是麼?”
“你這丫頭。”太後果真被逗笑,又問,“你是個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人,那麼久不曾來看我,就見到幾次你讓人送來的禮,這次怎麼大駕光臨了?”
“瞞不過太後,確實有點事情想請您幫幫忙,我阿奶說,這事找誰都不好使,隻有您才能幫得到呢!”阿玉說得十分真誠,還自個兒分析著,“我可從沒聽阿奶這樣誇過人,這就說明,找您就對啦!”
秦皇後幽幽道:“玉鄉君都想到太後了,可沒怎麼想起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