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沒忍住,撇過頭憋笑了好一會兒,才讓身邊的太監唱喏。
“太後到——皇後到——”
臣子們一驚,忙慌裡慌張行禮。
“參見太後,娘娘千歲!”
“皇後聖安。”
太後抬頭:“起吧。”
因為鬨過之後,眾人形容憔悴,這本沒什麼,但太後和皇後在場,性質就變了。
他們隻想著找個地縫鑽進去,哪裡還有心思討論這些。
秦懷受命,把事情原原本本講述一遍,他言簡意賅說完後,就退至一邊。
太後思忖片刻,道:“花將軍說得不也沒錯,哀家倒覺得很是可行,諸位愛卿認為呢?”
臣子們蔫頭耷腦:“太後聖明。”
太後又看向明華帝:“皇帝,你覺得呢?”
明華帝收回嘴角的笑,正經道:“母後說得極是,就按這麼辦吧。依眾卿家的意思,若王知州確有其才,就封他為守正伯,享伯爵祿,並食邑三百戶。若是他未有其才,就按正常三年述職流程,待他回京後再行定奪。”
臣子們暈暈乎乎,均應是:“聖上聖明。”
秦懷很快就現場擬好了聖旨內容,又讓秉筆太監謄抄,玉璽落下後,包括崔相在內的臣子這才覺得有點不對勁。
事情為什麼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但他們還心存僥幸,想著要是王知州是故意誇大其詞,他們到時候就要狠狠打擊一番。
但沒想到,兩個月後,明華帝派出的人快馬加鞭回來,帶回來的消息是:王知州不僅連根拔起了當地的貪腐縣,還收服了長安郡附近一個盤踞二三十年的土匪勢力。
不僅把對方全員收編,還帶他們原地開荒,種出的糧食長得鬱鬱蔥蔥,眼看今年就要豐收了!
朝廷官員們:!!
這怎麼和他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事後,王傳貴不僅原地升職為郡守,還被封為守正伯。
連帶著開荒的那座山,還養活了當地百姓,成功度過了之後的災荒。當然,此乃後話。
崔相事後還是想不通,曾單獨找秦懷,問他:“你前途正好,何必要去同那些寒門出身之人攪和?”
秦懷道:“王知州可不是寒門出身,他的侄女是占星司的司令主,更是聖上親封的玉鄉君,如何算得上是寒門?”
“區區一個鄉君,又算得了什麼,更何況,她憑什麼能成王知州的靠山?你糊塗啊。”
“憑我是她未婚夫!”秦懷一字一句道,“若非她是女子,便是我這狀元的位置,說不得就要給她。若玉鄉君的身份不足給她家人撐腰,那我秦懷便撐,若再撐不住,我外公與逍遙王,想來也都樂意給她家人撐一撐的。”
不撐不行。
崔相:“……”
果然不能讓年輕人上朝堂,跟你們幼稚小孩說不到一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