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郎不是一個人來的,還有胡家村裡好幾個小夥子,當初半大的小子,現在大都成家。
他們也算是看著阿玉長大的,早就在心裡把她當成妹妹。
“聽說你和五郎一起去了江塞,怎麼來了這裡?”
大家被王大郎拉過來,看到阿玉被不少衙役護衛著,但身邊沒有一個熟悉的人,不由擔心。
“江塞那邊有動亂,五哥正在磨礪。阿數叔叔已經托人來了,應當不日就要到達。”
阿玉表示自己很好,大家多方詢問後,這才放了心。
天災人禍,他們都經曆過,也不會故意強求阿玉的待遇有多好。
自己人都到了,自然會照拂。
王大郎不愧走南闖北了幾年,帶著幾個村裡的夥伴,幫忙安撫流民、分發米糧。
原本衙役們還覺得他們越俎代庖,結果他們一來,大家果然更有秩序,就連那些不願意施舍的富戶們,也樂意開倉放糧,救濟災民,隻是不知司令主大人的哥哥,究竟同那些富戶說了什麼。
阿玉還是忙著給大家寫藥方、熬藥湯,她的醫術比不上正兒八經的大夫,但她背後有個為她努力學習的團子,還能幫她辨彆藥性,用科學計算方式來配比藥方。
再加上一點靈泉水的綜合,做出來的藥湯說不上立刻藥到病除,治療效果還是很好的。
分發下去,不少傷病的災民沒有再惡化。
這一忙,就等到逍遙王等人進城。
管理悅城的知府早就忙得不可開交,聽說逍遙王來了,他一個頭兩個大。
“這個節骨眼上,活閻王來乾什麼?我們悅城可沒什麼能搜刮的了!”
來人又道:“不是,逍遙王帶了一隊車馬,足足五十輛馬車,還有幾百個徒步的壯漢!”
悅城知府更是差點一口氣沒喘上來:“什麼?五十輛馬車?活閻王這是想把我們悅城的斷壁殘垣都收拾走麼?還有壯漢——”
“不是,大人,您誤會了!”來人道,“逍遙王是來送救災糧食的!”
哐當!
知府摔倒在地,手中的文書也落進了磨盤裡,他顧不得去看,忙不迭爬起來:“一口氣把話說完能死嗎?還不快隨我去迎接逍遙王大駕!”
要不說後麵幾句,他都做好要撞死在逍遙王麵前的準備了。
結果來的不是活閻王,是活菩薩呀!
悅城知府衝出府衙,遠遠就看到逍遙王帶來的車馬,果真是賑災的糧食。
他差點當場哭出來。
他明年就要致仕,不曾想在這節骨眼出這麼大事,要是百姓們傷亡太過慘重,又活活餓死,他下半輩子都不得安生。
可悅城遭了多處大火,尤其是許多糧倉被燒毀,府衙倒是囤了應急糧食,但也不夠應付源源不斷的災民。再過兩日,整個悅城都該彈儘糧絕了。
送去萬寧城快馬加鞭的急報,便是已經到了聖上的手中,也不能很快就批複,朝中那些迂腐的大臣,必然會有人就賑災的糧款說三道四。
一來二去的,免不了再耽擱三五日,等到派人籌措糧食,中間再層層剝削,最後送達悅城,怕不是要一兩個月後。
周邊的城郭倒也能救援,可圓滑的太多,幫也不會無限製幫,最多意思意思,沒有朝廷命令,都是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