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南歸猶念黃龍府
【事實上嶽飛跟趙構的書信往來基本貫穿了第四次北伐的始末。
根據史冊記載單單趙構前後發給嶽飛的手詔就有“數百章”。
雖大多數已經佚失,但最終嶽飛退軍班師之前的部分奏對還是留了下來。
十八日時嶽飛尚且還在反對班師,認為“強弱已現,功及垂成!”;十九日送上了張憲的臨穎捷報;二十日跟趙構報告法辦了一個臨陣怯逃的官員。
二十一日尤其複雜,這天上午嶽飛於朱仙鎮擊敗金兀術的反抗,歡欣鼓舞的對麾下說“今次殺金人,直到黃龍府,當與諸君痛飲!”,同時還在軍中接見了韓常的使者討論受降事宜。
但短短半日之後,嶽飛就一連收到數封趙構措辭嚴厲的手詔要求他班師,從“恭依累降禦筆處分”記載當中不難看出,趙構多半是以降職甚至除名作為威脅要求嶽飛退軍,這也是史冊所記的“一日奉十二金字牌”。
趙匡胤與趙普齊齊沉默,兩人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跟劉翰說那被相提並論的朱祁鎮乃是宋後的明朝昏庸得慘絕人寰的人君。
“且即便這嶽飛即便違了些節製但絕不罪死,武臣因捷而判亡,此乃古之未有之謬聞也,官家何以如此揣測?”
開封百姓聞訊攔在嶽飛軍前哭訴,說金軍知曉我等簞食壺漿迎接將軍,如今將軍退去,我等活路在哪裡呢?
“若是此等忠臣依舊血濺冤獄,則河北河南必離心,終這後宋一朝再難言北伐也。”
“這第四次北伐之初,便是那金兀術毀天眷和議之約而南侵,這嶽飛雖連戰連捷,但時間不過兩月,那趙構又偏安後方,多半依然還是一味苟和之態。”
而且看到現在,趙普也初步摸清楚自己這個旁支後代的無恥秉性並有了猜測:
金兀術麾下的太學生不管是真實存在還是虛構,但“自古未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於外者”一言確實精準的揭示了嶽飛的窘境,麵對趙構的威脅他彆無他法,即便明知“十年之力,廢於一旦”,但也依然隻能選擇撤軍。
三日後撤至蔡州,更有一名進士對嶽飛叩頭不止哭訴,說我等淪陷馬上就十二年了,聽聞將軍整軍北來可謂是度日如年,如今故土漸複我等也以為故鄉終於能重歸華夏,將軍卻要棄掉垂成之功是何道理?
嶽飛隻能再取班師詔,衙門內外再次哭成一片,最終不得已在蔡州額外逗留五日將本地百姓遷移到襄漢。
嶽飛彆無他法,含淚取詔書出示百姓,自陳“吾不得擅留”,於是開封府外哭聲震天。
“絕無可能!”劉翰被官家的這個猜測驚得後退兩步。
劉備:惜哉河南河北百姓複入虎口。
這番分析使得劉翰沉默,最終搖頭勉力道:
“劉奉禦不知,此前這光幕便偶有風聞趙構之名,後世認其為史冊罕有庸惡之君。”
趙構真的自私到點子上了,後來明朝不也是,朱祁鎮比誰都知道於謙冤枉但還是殺了於謙,都是那種知道自己失民心,但依舊不care很happy,把皇帝個人道德往下拉低一大截的存在。
嶽家軍班師之後金兀術第一個支楞起來,先是彈壓整軍“收複失地”,隨後派出人手北上鎮壓各路義軍恢複與燕京的聯係。
趙大你就彆比比了,杯酒釋兵權開的好頭啊。〗
略微處理了一件煩心事兒,趙匡胤方才歎息:
“有猛將若此,卻無人襄助且蒙受猜忌,這南宋之亡殊無意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