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以為,翼德幾日能破伊闕關?”
中軍從陝縣東進,因為地形逐漸收窄的關係,整個隊伍也拉的愈長,行進愈慢。
劉備與兩位軍師乾脆尋了一個高處將中軍大旗矗立於此。
一邊眼看著霍峻帶著部曲大聲呼喝著讓士卒維持隊形好有條不紊的通過,一邊幾個人也在中軍旗下閒談。
張飛所在的前鋒軍每日皆有戰報回轉。
使計誘詐破陝縣,東進新安處處安,軍報當中都寫的清楚明白。
而上午收到的快馬回報也寫得清楚明白,若是函穀關能速破,則張飛決意直撲伊闕關。
能破關則可鎮洛陽南,不能破也能阻攔曹軍北上襲擾洛陽周遭。
這個計劃挑不出什麼毛病,兼之這也是出軍之前在潼關擬定的東進走勢之一,故而幾人語氣輕鬆,龐統甚至還有閒心以此為話題。
麵對龐軍師的如此詢問,劉備倒是難得有點憂心:
“主公,曹休與翼德下辨激戰乃建安二十三年之事,如今不過十九年,此曹休缺四年之曆練。”
這番勸解也終於讓劉備安心了一些,旋即龐統也笑著疏解:
“根據那馮楷所說,伊闕關守將乃是曹休。”
“此長彼消,曹休即便有伊闕關之利,如何能是翼德對手?”
這自然是玩笑話,劉備啼笑皆非的擺擺手,旋即倒是記起來了昨日翼德從陝縣送回來的俘虜。
因此也難怪劉備此時有點心緒難寧,這是關心則亂了。
孔明開解道:
如果不是對義弟有十二分的信任,兼知這義弟偶爾不著調,劉備差點以為這先鋒將想要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
鬆了一口氣的情況下劉備一時失言,在親兵詢問處理意見時下意識說了個:
“送往長安,看能不能尋個好人家。”
那看破翼德計策虛實的,便是曹休。
親兵下意識看了看麵相敦厚滄桑的馮楷,又扭頭看了看主公,引得唯恐天下不亂的龐統起身發問:
一個馮楷,一個美姬。
他們自是知曉主公這份擔憂從何而來。
“此將乃曹操心腹,有臨陣抉機之能,翼德若是托大……”
猶記得那名為聞莽的後輩所講述的漢中之戰,開篇便是“張飛馬超丟下辨”。
孔明和龐統聽著主公的喋喋不休,對視一眼後,一起大笑。
“翼德從益州至關中,曆大小戰事數十次,且善讀書愛士卒,與後世史書所記之張飛不可同日而語。”
“主公與其擔憂翼德安危,不如提前考慮一下如何安置那曹休。“
後世史中,翼德在麵對洶洶曹軍時選擇故技重施,登山鼓噪作有雄軍之勢,結果被曹軍精準看破,直襲下辨破城,使得兩個萬人敵倉皇而退。
直至劉備讓信使將因由詳細說明了一番,差點鬨出的誤會才被消弭。
“不如……也看能不能尋個好人家?”
“可是要為馮將軍也尋個好人家?”
搖搖頭丟開這些回憶,劉備扭頭看了眼那中流砥柱,又遙望中條山唏噓一番:
二弟桑梓地僅一山之隔,他與翼德不知今年能否得沐燕山之雪?
中軍繼續前行,時不過傍晚劉備等人便已到達新安縣。
不過令孔明等人稍感意外的是,就在幾人用膳的時候便有快馬回傳捷報。
“伊闕關破了?”
劉備頓有欣喜之感:
“翼德呢?可有負傷?”
帳下前來傳令的乃是遊楚,他努力挺直了脊背大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