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洛陽周邊的屯民們來說,他們可太熟悉戰爭了。
從初平元年(190)董卓一把火綿延二百裡將此處燒為白地之後,這個曾號稱“四塞環衛,八關都邑”的錦繡之地,就再沒太平過。
一支支大軍來來,一個個貴人去去。
那些兵卒擎著旗幟上繡的字換了一個又一個,但從未有人為這個昔日京都停下過腳步。
董卓放完火的六年後,天子倒是回來了,但據說看著洛陽城的廢墟很是長籲短歎了一番,就被那曹公請去了許昌。
隨後那曆儘劫波好不容易生存下來的洛陽百姓便知道了一件事,此地連京都也不是了。
不是便不是吧,畢竟京都的名號也不能當麥子煮來充饑,隻盼著天子既是回來了,那天下總該是有了法度,日子該要好過一些了吧?
於是此地的洛陽百姓便難得見到了著官服的官吏來此。
隻是明明該是天子之臣,他們卻說是奉曹公之命,在此屯田。
此刻洛陽城的旁邊已經修整出來了一個簡單乾淨的營地,一個被特意尋來的臉上滿是褶子的老農,說到此也忍不住憤憤道:
“這洛陽城對那曹公是沒用了。”
“可是我等這一身骨頭,咱洛陽這萬畝良田,那曹公可是掛念得很!”
“班大家著兩都賦時,曾盛讚此地學校如林庠序盈門,讚鹹含和而吐氣之象,頌洛陽盛哉乎斯世。“
“那這想要重建遠非一歲之功。”
劉備撐著膝蓋起身又遙遙望了一眼那片廢墟,忍不住與孔明歎道:
“野以作苑,填流泉而為沼,發蘋藻以潛魚,豐圃草以毓獸,製同乎梁鄒,誼合乎靈囿。”
龐統也一同起身凝視片刻,隨即問道:
“昔日在此求學時,那京都之景……此生不能忘也。”
“宮室光明,闕庭神麗,奢不可逾,儉不能侈。”
“扇巍巍,顯翼翼。光漢京於諸夏,總八方而為之極。”
龐統的反問也就讓眾人難受了一瞬,畢竟來之前皆早有心理準備,那董卓乾的破事兒誰人不知?
而且有些打算在來之前實際上就已經做好了。
劉備等人談話時大大方方不閃不避,而其中意思也讓那老農驚得把臉上的褶子給撐開了:
“貴人…皇叔說的可是要修整洛陽?”
劉備與孔明等人此時正在這老農對麵,聞言也不由對視一眼:
看來這屯田的日子多半不怎麼好過。
“是極,今歲能先將外郭附近清理乾淨即可,畢竟還需為百姓尋一安身之所。”
孔明歎了一下,順口將班大家著《兩都賦》當中的洛陽之景給吟誦了出來:
“不知見此瓦礫廢墟,有何所感?”
“這倒是沒錯,如今人口皆居穀城,至此數十裡如何能修繕舊都?若要修繕自還需有人居於此方可。”
“非要修整。”劉備認真道,這句話讓這個老農眼中的光芒頓時黯淡下去。
想也合理,畢竟一座廢城而已,何必大費工夫呢?
然後他便聽到這劉皇叔帶著笑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