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俺領軍入行伍時年不過二十,曆戰二十餘年就未曾聞聽過令將士連連死戰而不賞賜者。”
“你這蔭補入仕的清閒官兒,竟以為那些拚命的袍澤乃汝家奴乎?”
“且就算是家奴也需賞兩串錢免得做事不力吧?!”
“你那驢車且逍遙,可憐俺德昭給你整兵卻……罷了!法師你明日且辟穀便是!”
趙光義張了張嘴想要提醒兄長辟穀乃是道家的法門,但眼看兄長那凶惡的神色緩了緩還是作罷。
而是仰起頭去想看看那辛棄疾又能如何?
【紹興三十一年注定是一個不太平靜的年份。
這一年趙構被完顏亮一再打臉,最終不情不願的相信了金國要撕毀和約把他逮回去看耍猴的無情現實,如果不是當時的宰相力勸,完顏構這廝差點又要溜到海上去避難,可以說是輕車熟路了,“欲散百官,浮海避敵”。
這一年完顏亮意氣風發,自領三十二總管兵,又是寫詩明誌,又是著文誇耀,“眾六十萬,號百萬,氈帳相望,鉦鼓之聲不絕,遠近大震”。
這一年完顏雍迫不及待,從兄完顏亮南下之後,完顏雍就在女真勳貴的支持下跑到了東京(今遼寧遼陽)宣布登基,並下詔廢黜完顏亮。
這一年的辛棄疾眼見金國的兵馬要麼北上要麼南下,根本沒人管他們,於是也乾脆不再猶豫,正式召義軍反金。
靠著早年的名聲以及家中留下的餘財,辛棄疾很快拉起來了一支兩千人的隊伍。
但沒想到當時有人比他還猛,一個名為耿京的義士早早打出了反金的大旗,並在地方取得了幾次勝利,一時間從者近十萬,當時的耿京迅速成為了山東義軍事實上的頭領。
對辛棄疾來說,親眼見到揭竿而起登高一呼之後,反金者雲集,祖父期待的大業似乎唾手可得就能夠完成,他無疑是欣喜的,於是乾脆帶著自己兩千餘人去投了耿京。
耿京聽人說過辛棄疾赴燕京趕考的事情,覺得小辛是難得的文職人員,於是順理成章給辛棄疾分了掌書記的職責,負責管理軍印以及義軍之間來往的書信。
但義軍向來魚龍混雜,永遠不乏投機的小人。
辛棄疾在最初召起兩千的義軍時,眼見一個名為義端的和尚有勇武,於是便多有親近引為朋友。
可惜義端是個投機小人,連夜盜走辛棄疾掌管的印信就想要去找金軍邀功。
失印信是重罪,麵對打算斬了他的耿京,辛棄疾也不畏懼,隻說給自己三天時間,則必然給個滿意的答複。
縱馬疾馳,輕騎不停,辛棄疾很快追上了義端,而這個和尚見到辛棄疾的第一件事就是求饒。
“我識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殺人,幸勿殺我。”
由此倒是可見辛棄疾從來不是什麼手無縛雞之力的弱書生。
朝聞道夕死可矣——早上打聽到你在哪兒,晚上就把伱料理了。
這才是被祖父寄予厚望希望能類冠軍侯的猛男劍客辛棄疾。
二話不說將義端一劍梟首之後,帶著印信返回的辛棄疾得到了耿京的器重:
既然你這麼有能耐,那麻煩你南下千裡穿過戰區,去聯絡一下南宋朝廷吧。
於是辛棄疾二話不說收拾東西南下。
而這一趟也恰好見證了趙亮給異父異母的親兄弟完顏構送出的大禮:
一場毋庸置疑的大勝!】
(本章完)
.yetia98772/41978449.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m.yeti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