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貢獻罄竹難書(1 / 2)

【采石磯勝是勝了,但圍繞在此戰究竟戰果如何,疑團卻頗多。

虞允文自己戰報寫的是殺金二千七,殺一個萬戶兩個千戶,水戰射殺金人數萬,燒金人船隻一百五十。

這個戰績到了虞允文學生手裡後,就變成了擒千戶五人,燒戰船一百八十。

等到虞允文病逝,神道碑上將這戰績整個的翻了一番,並且將金人兵力加到了七十萬。

但實際上關於采石磯大捷,南宋文人趙甡之在他寫就的《中興遺史》當中就做過考據,並得出了水分太大的結論。

趙甡之當時是個行動派,他去采石磯實地跑過,記載這裡的渡口“冬月乾淺惟單舟乃能出口”,也就是說當時金軍船再多也很難傾巢而出。

順帶趙甡之還找金人考據過,金人的說法是采石磯之戰當天過江的全部兵力僅有抓鬮選出來的五百勇士,以及用“民舍折板”所造的十七艘小船,而這種小船的容量也確實跟舢板差不多,“每舟可載二十人”。

相較而言,《李通傳》當中的記載可能更貼近實情,“水淺不得進,與宋兵相對射者良久,兩舟中矢儘,遂為所獲,亡一猛安、軍士百餘人。”

這個說法也與《烏延蒲盧渾傳》《金人敗盟記》、《張燾行狀》、《揮麈錄》能相互印證。

事實上看金史,完顏亮在采石磯退卻的原因推測有兩點。

首先是天氣原因使得這裡渡口乾淺,十餘萬大軍要是在這裡渡河的話能渡到過年。

其次就是好弟弟完顏雍在老家稱帝的消息傳來,人心浮動,那就更沒必要在采石磯跟宋軍浪費時間了。

事實上這時候最明智的選擇當然是回老家把從弟抽一頓,先穩固好自己的位置。

但完顏亮當然不會做這個選擇,我可是提百萬大軍滅宋,如今這麼空著手回去我不要麵子的啦?

這種情況下,瞰建康通滄海襟大江的瓜州就成了完顏亮殊死一搏渡江滅宋的最好選擇。

但從采石磯到瓜州這一路上,南征大軍就不斷有人偷偷離隊選擇北上回家去效忠於完顏雍,這種情況令完顏亮暴怒,到了瓜州之後便下達了南征以來最重的軍令:敢後者死。

他甚至還給這條軍令詳細解釋了一下:士卒敢逃,就殺他的蒲裡衍(五十夫長),蒲裡衍逃則連坐殺謀克(百夫長),謀克逃則連坐殺猛安,猛安逃則連坐殺總管。

這種情況下會發生什麼事情也顯然可以預料了:金軍的兵馬都統領、總管、猛安聯合完顏亮的親衛軍當晚集體謀反,完顏亮遭弑,隨後南征大軍在兵馬統領的帶領下班師向完顏雍效忠,完顏亮的百萬大軍南下就此無疾而終。

對金國來說,把控朝政好色嗜殺決意漢化的完顏亮死了,皆大歡喜。

對宋國來說,擊退百萬金軍這戰績簡直能吹一輩子!更是皆大歡喜。

回看趙亮的一生,既清洗了侵宋的戰犯,又結束了紹興和議。

能領百萬大軍敗給南宋讓小老弟挺直腰杆做人,還能謔謔一通讓金國PTSD選擇與他執政方針完全相反的休養生息。

可以說趙亮對南宋的貢獻可謂是罄竹難書,到了九泉之下多半也得算個名譽趙家人了。】

“這金宋兩國,可真謂難分伯仲。”

李世民躺在榻上興歎,連站起來的興趣都沒,順帶還想為方才所想道個歉:

“朕方才以為,這完顏亮之敗亡,或似苻堅淝水折戟。“

“此時看來,此人不知兵尤甚於苻堅。”

也難免李世民這麼想,畢竟苻堅本身也非漢兒出身,同樣的襲殺自立,治下同樣漢胡雜糅。

但苻堅好歹能革暴政、撫黎元、和夷狄,興農桑修水利,倡儒治學,十餘年治出承平之景。

反觀這完顏亮,空有文采壯誌,上不能安社稷下不能撫黎民,提百萬軍大敗而為天下笑,遭後世冠趙亮諢名真乃自取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