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提兵百萬紅海上(2 / 2)

“標兒如今理政已頗為井井有條,遠勝咱那時候。”

“他必是咱大明的賢君,能比咱更好,功比漢高祖,德逾唐太宗!”

帝之言擲地有聲,後亦讚同。

【野狐嶺之戰次年,蒙古打起來金人跟攆兔子似的,攻無不克。

然後……卡在了中都,三路大軍彙合中都城下,足足打了小半年,但就是打不下來。

封建時代在火藥被大規模應用到戰爭上之前,甭管你什麼千人敵萬人敵精兵良將亂七八糟的,碰到一個正常人守的大城,基本都得歇菜。

以上這句話裡的重點是正常人,而不是堅城,因為曆史上有太多例子證明,再堅固的堡壘也防不住從內部攻破,金國這次也是如此。

中都是金人的稱呼,這個城池還有幽州、燕京等常用名,總之曆經了幾百年的建設,這毫無疑問是河北地區北麵的屏障,實實在在的大城,蒙古攻不下來也是理所當然。

結果城中的金宣宗率先喪膽,在城防無憂的情況下給錢給糧給女人,甚至獻出了前任皇帝完顏永濟的女兒歧國公主,蒙古遂退兵。

蒙古二月退兵,金宣宗三月提出南遷,然後五月初正式下詔南遷,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完成了南逃。

金宣宗的這個舉動差不多就是在金國這個破車下坡的時候狠踩了一腳油門,至此是個人都能看出來大金國不行了,河北地區義軍蜂擁而起,蒙古更不含糊,次年就攻破了中都城成功進入河北,至此金國滅亡隻是時間問題了。

不過這個關鍵時刻鐵木真已經揮師西進,發起了蒙古曆史上第一次西征,因此金國也得以再苟了幾年。

就像古代的皇帝基本上都不清楚自己國家實際麵積一樣,當時的成吉思汗自然也不是忽然上帝之鞭附體一拍腦袋就要不遠萬裡去歐洲狠狠踹西方人的屁股。

從漢代到唐代,無論是匈奴還是突厥,在統一了草原之後的選項無非就兩個:

要麼南下入侵中原王朝奪取利益;要麼向西征伐控製歐亞中西貿易通道攫取好處。

成吉思汗最開始選擇的無疑是前者,結果就是在中都受挫,對當時的蒙古來說大型城池還是太難處理了,而也就是恰在此時,中亞地區傳來了花剌子模崛起的消息,順理成章促成了蒙古第一次戰略中心的轉移。

當時花剌子模的沙阿(皇帝)是摩訶末,這位毫無疑問也稱得上一代雄主。

咱們前麵說的憫文帝蕭屈出律跟花剌子模聯手踹自己老丈人家鍋的時候,具體聯手的人就是摩訶末。

後來蕭屈出律成了西遼皇帝,摩訶末帶領花剌子模擺脫附庸身份實現自立,兩人也算是皆大歡喜和平分手。

蕭屈出律當上皇帝之後持續性發瘋,把西遼搞的民不聊生。

摩訶末帶領花剌子模遷都撒馬爾罕,開始了轟轟烈烈征服。

短短五年的時間裡,摩訶末將花剌子模的勢力範圍擴大到東起帕米爾,西至阿塞拜疆、紅海,囊括了大半個中亞和波斯地區。

就在蒙古人受挫於燕京的幾乎同時,摩訶末舉行了一次穿越波斯全境的盛大遊行,在這次遊行當中,波斯各省突厥總督排著隊向他效忠。

繁花似錦的狀況讓人們相信,一個中亞大帝國已經冉冉崛起。

萬裡車書一混同,波斯豈有彆疆封?提兵百萬紅海上,立馬中亞霍拉桑!

在這種情況下,當手下的一個總督因為貪圖蒙古人商隊的財寶而誣告說其中有密探的時候,摩訶末滿不在乎揮揮手:

這種事情還需要報告我?全砍了就是。】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