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老曹家血脈有問題啊(2 / 2)

隆中對時做的計劃是“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在北伐的未來,主公已然不在,這個計劃直接就少了後半句。能讓未來諸葛亮改變計劃強行北伐,那隻有一個可能就是夷陵的大火還燒掉了自己不清楚的一些東西。

孔明陷入了沉思,孔明開始掛機,趙雲運筆如飛加快記錄,劉備得不到亮亮的回應於是也隻能止住問題。

但是看著光幕說的孟達,劉備忽然想起來了未來被自己賜死的劉封。

如此勇猛的養子,結果因為誤信讒言導致了他關叔叔戰死,更導致了後來一係列的事情。

莫非自己教育後代真的不行?劉備陷入了自我懷疑。

【事實上如孟達魏諷都是曹魏內部情況的一個縮影,曹操因為挾天子以令諸侯得到了潁川士子的支持,但也正因為挾天子從而在內部形成了汝潁集團。

彼時以荀氏為首的汝潁集團還心存幻想忠於漢室,因此麵對譙沛軍功集團還能退避三舍。但隨著曹操加九錫稱魏王,汝潁集團內部的不滿也在逐漸滋生,直到最終曹丕登基稱帝,汝潁集團曾經效忠的漢室也徹底破滅,荀氏逐漸淡出,但漢室破滅之後汝潁集團的效忠對象並沒有轉移到魏文帝和魏明帝身上,反而滋生了野心,司馬氏逐漸成為汝潁集團新的話事人。

曹操晚年隻能壓製這些派係矛盾交給了曹丕,曹丕手腕不錯奈何短命,給兒子曹叡留下了更大的爛攤子。

魏明帝曹叡登基之後蜀漢開啟北伐反而成功續命,把曹魏的內部矛盾轉換為外部矛盾,極大緩解了曹魏的內鬥。

曹叡的治政水平不差,但政治手腕不行,在位十四年後臨終托孤司馬懿和曹爽,徹底激化了曹魏的矛盾,讓兩方進入不死不休的爭鬥,導致了後來的高平陵之變。

至此,曹魏徹底玩兒完。】

“北伐反而還救了曹魏?”趙雲不懂。

“黃某倒是明白了。”黃忠笑道:

“趙將軍,黃某在荊州呆了近二十年,雞毛蒜皮小事處理過不知多少,這就如同黃某早年間親眼見的村子爭鬥一般。”

“當相鄰的兩個村子搶水的時候,那村子內部不管多大的矛盾都會暫時放下,即使是殺父之仇也是一樣。”

“如果搶水爭鬥的時候輸了,那一整個村子的莊稼都要歉收,這便是大事,而村落裡兩戶人的彼此爭鬥就真的算小事了。”

劉備也感歎道:“確實是這個道理,就如景升兄廢長立幼,村落間因為爭遺產兄弟鬩牆的也不知凡幾。”

“隻是真沒想到,曹賊成也挾天子,亡也因挾天子,若他真的忠心於漢室何至於慘遭滅族。”

孔明搖頭道:“曹賊若真是忠於漢室,那也是一個國賊,隔了一千七百年的後輩都能對曹賊乾的這些事如數家珍,那說明民間多義士,曹賊也多不得民心。”

“如此魏王即使幫助漢室重歸一統,此漢又與靈帝時有何不同?如此多暴虐行徑,勝董卓多矣,我聽曹賊曾自比伊尹、霍光,但假使霍光複生也要被曹賊氣死。”

黃忠倒是又注意到了另一件事:

“魏明帝死後也是托孤……說明又是個幼子皇帝,他在位十四年連個成年皇子都選不出嗎?”

“老曹家血脈有問題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