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不多談,因為不少咱們後麵視頻都要聊到,接下來咱們看主殿。
既然來武侯祠了,當然要拜拜劉備啦!
文臣廊和武將廊拱衛的就是昭烈廟的主殿。
正中供昭烈帝劉備,右邊供北地王劉諶,左邊供一塊朽木。】
朽木?
一邊劉諶一邊朽木?劉備心中一突,已經有了一個猜想。
但劉備暫時強迫自己不去想那個可能,因為光幕中這個聞莽已經在抑揚頓挫的講述。
【既是昭烈帝主廟,那咱們不妨就按照備份說起。
首先,當拜昭烈帝!】
眾人看到這個光幕的畫麵中那個年輕人出現,沒有嬉笑之色,麵色鄭重的在劉備像前拱手拜禮。
而如這個年輕人一般做的遊人並不少,或拱手,或雙手合什,無喧鬨無亂跑,給這位季漢君主一個寧靜的尊重。
就在這片安靜中這個聞莽的聲音也再次響起:
【昭烈帝我們已經介紹的太多,而且相信從桃園結義到白帝托孤,大部分小夥伴也都比UP主知道的更清楚。
因此接下來的主角是:蜀漢懷帝:劉禪。
不過比較可惜,今天咱們這兒沒有阿鬥的塑像,僅有一截朽木。
似乎什麼都沒說,但又似乎什麼都說了。】
劉備等君臣沉默的看著這一截朽木樹根。
這便是後世人們對於他劉備的兒子,蜀漢的國君無言的評價嗎?
而且諡曰懷,即使劉備對諡號之意沒怎麼研究,但也知道逼死屈原的那位便是楚懷王。
這能是什麼好諡?
而且朽木誰人不懂?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怕不是考慮到這是他的祠廟,不然後人可能真要搞一段糞土之牆!
【先從這截朽木說起,最早時候昭烈廟當然是有劉禪的。
有個說法是劉禪投降避免了成都生靈塗炭,是大功一件,所以實際上成都人民很尊敬他。
但實際上唐朝詩聖杜甫《登高》中的“可憐後主還祠廟”一句就說明了劉禪像至少在唐前就被丟出去過一次。
唐朝請回劉禪像之後,到了北宋慶曆年間益州知事順應民間呼聲將劉禪又丟了出去。
南宋紹興年間劉禪像被再次請回,然後明朝重修昭烈廟時劉禪又被成都人民丟了出去。
當時百姓怕劉備太孤單,所以便將北地王劉諶請入昭烈廟作陪,最終成了如今我們看到的布局。
古時帝皇登位大臣就封有個三次三讓之禮,阿鬥也算在昭烈廟湊足了一個三丟兩請,最終也沒能回來。】
單單這進進出出都能這麼複雜?!
劉備哭笑不得之餘倒是明白了自己這兒子有多不受歡迎:
次次都是當時的官員請回來,然後再被百姓請出去。
隻是為何會特意請劉諶陪祀呢?劉備看向自己這個孫子的塑像。
【就像這三丟兩請一樣,劉禪本人的爭議直到今天也是依然沒有平息。
但有幾部分是公認的,比如劉禪嚴格遵守丞相的《出師表》,隻要是出師表推薦的將臣他都用。
這種情況下對朝政打理的還是很得體的,比如丞相去世之後的魏延之變中,便充分征詢了蔣琬和董允的意見才下令。】
《出師表》內容到底是什麼?眾人疑惑。
十四武將也特意點了一下向寵此人名見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