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宋之一朝,熱血誌士對於本朝武功有最強烈的期盼,但收獲的永遠隻有失望。】
“誒,等等。”馬良親筆抄錄因此對於一些陌生名字記得極為清楚:
“那個宋不是有個立誌北伐的嶽將軍嗎?”
“許是…被那完顏構拖後腿了?”這是個很合理的猜測。
武侯祠那兩個少年的“送人頭”評價讓眾人印象頗深。
劉備則是完全回憶了起來:
“不……光幕稱那嶽將軍是北伐抗金,但宋最終確實被那蒙古所亡。”
“並非一個異族,不止一個大敵!”
“如此困局?”眾人登時有點同情。
那豈不是比眼下的處境還要慘?江東雖不靠譜,但麵子上還算是一個盟友。
而這宋何其慘也,直麵兩敵,定就是被夷族聯手滅國!
【2017年時候,蒙古國宣布發現了一處摩崖石刻。
經考證為班固所作的《封燕然山銘》,字跡至今依然清晰可認。
這塊曆經千年的摩崖石刻,便是當時大漢出塞三千裡將威名散播到烏布蘇泊的最好見證。
勒銘誇功傳後世,確實乃武將的至高榮譽。】
簡簡單單的消息,但卻讓眾人都瞪大了眼睛:
蒙古國!
“那蒙古不僅建國,甚至還傳到了後世?”
“那燕然勒石在蒙古國境內,這蒙古……原是匈奴後人?”
馬良做了一個完全合情合理的猜測。
“這唐疆域雖大,卻不能儘滅不臣!”劉備嘟囔道。
或是因為看起來處境有點類似,或是因為那宋也有個嶽將軍。
劉備對宋有些好感,如此看來那唐若是能儘滅異族奪其疆土,後來哪有這異族之禍?
“甚至連班大家的石刻都成了他國之物……”趙雲搖頭,心裡怎麼都感覺不舒服。
“那我等便燕然再勒石!”關羽慢慢道,眼中神采奕奕:“既然後世之唐能成萬疆之國。”
“吾等有光幕祥瑞,有兄弟同心,有兩位軍師,如何做不到萬疆之國?”
很有道理,眾人登時感覺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又重了一分。
隻是這一分重量並不重,反而還讓心底有種使命感。
若能做到那後世不知道要怎麼誇耀我等?
隻需想想便感覺有些迫不及待了!
【嗯……日常扯遠了,拉回來說夷陵。】
啊?
這次眾人倒是感覺有點不夠了。
“夷陵之戰有啥好講的!”恢複活力的張飛又開始叭叭:
“都知道是夷陵之敗了還說啥!還不如多講講這個蒙古和四方疆域。”
劉備親切的瞧著自己的三弟,心中則在尋思要不要給三弟寫一幅字?
暴而無恩如何?
【張飛威震巴西郡之後,解決了夷陵之戰出兵的第一個問題:內外乃安。
領土問題解決了,但益州彼時還有劉備親手釀造的另一個苦果:極度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