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財貨政策(2 / 2)

劉備聽得出糜竺話裡的忐忑,於是也隻能寬慰笑笑,重新轉向光幕。

【一種意見往往隻是簡單的將漢錢作為一種貴金屬貨幣。

這個論證的著手點大都以馬蹄金為證據,認為漢代貨幣是金本位。

認為隻要你非純銅,而且虛標百倍價格,那麼就是與民爭利,擾亂經濟市場!

與其相伴的還有對格雷欣法則的經典闡述:“劣幣驅逐良幣”。

但認真說,金本位的建立是因為兩百年前日不落帝國壟斷了全世界的黃金產出。

金本位的維持靠的是日不落帝國無敵艦隊和當時處於世界前沿的工廠。

這些在我國古代自然都是達不到,現在學術上為了便於理解一般稱明代以前為銀銅副位,明末才開始轉向銀本位。】

糜竺看的非常認真,甚至有些情況還在腦內模擬了一下,心中更是歎服:

光幕之言語甚是精煉,隻需要和他經商所見對比一下就能明白。

因而看到劉備的目光時,不待發問糜竺便搶先道:

“劣幣就如一枚本朝開國時在市井流通的五銖錢,良幣或如去歲新造的五銖錢,損舊程度不同,其重不同,但兩枚錢幣能購買的東西是一樣的。”

劉備明白過來:“如此百姓自然藏新錢而使舊錢,那市井買賣用的就便都是劣錢了。”

“至於那本位之說……”糜竺想不明白:“還需研究一番。”

“倒是這日不落帝國,嘿,好大的口氣!”張飛日常不服氣。

孔明倒是心平氣和:

“一千八百年後的後世我等已無法想象其偉力,那一千六百年後的帝國自然亦無法想象。”

“其靠無敵艦隊橫行,後世後輩亦言航母,如此看來海中航行之船至關重要。”

隨後幾人麵麵相覷:知道又如何?這些事都得打敗了曹賊再考慮了。

【在明以前,貨幣的本位隻有三種:糧、布、銅,蜀漢應該還有個蜀錦,即絹。

而劉巴此舉也並非曆朝先例,劉邦時有榆莢半兩,劉徹時有赤仄五銖和白金三品。

王莽時有過大泉五十、契刀五百、金錯刀等,從貴金屬貨幣角度來講這些都屬於虛值貨幣。

而用格雷欣法則評判蜀政更是屬於用現代劍去斬古代官,因為忽視了它的兩個前提:

其一是要有足夠的貨幣流通,其二是劣幣和良幣均為法定貨幣。

蜀漢四相去世之後新鑄了更劣質的直百錢,這些劣錢將劉備時直百錢擠出市場才是格雷欣法則的最好詮釋。

劉巴政策最重要的是後半句:蜀漢的直百錢是有配套的官市的。

劉巴讓直百錢直接與官營的鹽鐵掛鉤,以此保證價值。

因此實事求是的講,當時的直百錢既非善政也非惡政。

一個經濟政策沒有造成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反而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

故而,這就是當時的經濟天才劉巴為缺銅的蜀漢,量身定製的最適合經濟政策。】

劉備大大鬆了一口氣,他聽不懂許多,但聽得懂最後光幕的評價:

隻要不是惡政便好!

繼而讚道:“子初之才,通貫今古!後世依然讚之,實乃大才!”

孔明羽扇輕搖,劉巴之才便是他薦與劉備,雖然暫時不得其用,但能被光幕稱讚其才,也照樣還是很開心的。

糜竺則是呆呆看著,爾後直接起身站在馬良身後死死盯著那些抄錄下來的文字。

一遍遍看,一遍遍瀏覽,最終甚至讀出聲,時而大笑時而搖頭,最終歎息道:

“原來這便是錢!”

【有蜀漢官市作保的直百錢因此流通三國,還發生了一場小小的貨幣戰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