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良一瞬間便感覺到,小小的偏廳內目光都移了過來。
這些目光越過他,看向了跪坐在他身後的弟弟。
馬謖,馬幼常。
馬謖霎時間臉色慘白,說不出話來。
他現在才明白眾人對他若有若無的打量,兄長的奇怪態度。
以及從江州回來前主公意味深長的話:
“幼常,惟望你知敗而能勇,明弱而能圖強。”
當時馬謖還滿腦袋問號:咱們從秭歸一路打到江州不一直是大勝嗎?何來“敗”和“弱”之說?
現在他才大概明白了。
“幼常!”劉備喚道:
“勿想太多,後世之責,與你何乾?”
馬謖感激的點點頭,主公人真好啊嗚嗚嗚。
也不知道光幕中的自己是如何敗的?
眾人對於馬謖的也隻是看了下就移開了,馬謖壓力驟減,於是用膝蓋小心挪動,跟馬良靠的更近了一些。
“其中怎麼不見兄長的名字?”
“已經死了。”馬良手上不停,乾脆利落道。
馬謖呆住。
張飛則是在推演:
“據高而守,這種地方怎麼丟的?”
“換俺老張來……換範疆張達來也能守住!”
“許是曹軍重兵壓境。”黃忠提出了一個可能。
“且靜觀之。”關羽壓下了議論,同時心裡也好奇。
軍師大軍就在旁邊打上邽,而且曹軍定然不會在此死磕,也要去援上邽,怎麼會失守?
【關於馬謖守的街亭,首先要說,馬謖的人手絕對足夠。
在後來丞相撤回漢中按律當罰的時候,能確認的手下就有張休、李盛、黃襲、王平四將。
既統四將,哪怕往最少的算,一人將千卒,那也至少有五千兵馬了。
而丞相一開始在漢中出發的時候,兵力是“數萬”,即不超五萬。
這些人馬需要給趙雲分疑兵,需要留後路,需要圍上邽。
馬謖所率的是北伐至少三分之一的可用之兵,給予了足夠的信任。
率大軍,守要道,如何能敗?馬謖說稍安勿躁,看我操作。
首先是“違亮節度”,去街亭時候丞相肯定是有一番囑咐的,但馬謖自己領軍後立馬就把這個囑咐給扔了。
其次的決定是“依阻南山,不下據城”。
張郃領軍奔襲過來一看人傻了,對麵這是在乾嘛?
雖然想不明白,但作為將領的素質讓張郃沒有猶豫:“郃絕其汲”。
圍山,斷水,馬謖兵敗,唯一的亮點就是王平。
率領自己的千人,效仿當陽橋張飛舊事,鳴鼓鼓噪作疑軍。
張郃贏的實在太容易,因此心下犯嘀咕覺得對麵這是使詐,於是就沒有追擊。
而馬謖被圍之後丞相當然也看得見的,在抉擇之後選擇從帶兵前去救援,但走到半路馬謖就敗了。
上邽城中郭淮看到圍兵漸少,於是毫不猶豫率軍殺出斬獲勝利。
此時局勢就已經徹底糜爛掉了,於是丞相隻能撤退。
一般來說,兵敗當罰,但根據多方記錄來看,馬謖被斬的原因是“謖逃亡”。
即棄軍而逃,這種就屬於相當嚴重的罪過了。
而且丞相當時不管是治軍還是治蜀都是從嚴。
按律當斬是唯一的結局。
劉備死前曾給丞相交代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丞相沒聽劉備的,也沒聽手下的一力提拔了馬謖。
但馬謖也沒聽丞相的,硬是按照自己想法來,最終坑了丞相也坑了自己。
不得不說也是一種一脈相承。】
“好家夥!”張飛搖頭。
“棄軍而逃!”
當然是死罪!這個幾乎可以說也是在場所有人的共識。
普通士卒如果臨陣而逃也基本隻有死亡一個結局。
但你身為一軍統帥,棄軍而逃,不僅是死罪,而且……
劉備雙目難掩失望,不去看馬謖。
此前單看光幕文字記錄以為僅僅是兵敗,劉備尚且覺得還能挽救。
但如今看來,不僅僅是打仗不行,是最根本的為人素質都不太合格!
馬謖看著光幕六神無主,棄軍而逃被斬就是自己的結局嗎?
主公現在會斬了自己嗎?死亡!這是馬謖此前從沒想過的東西,一時間攫住了他的心房,呼吸都感覺變得困難了起來。
此時馬良歎了口氣,抄錄完這一段的最後一字,摘掉了自己的頭冠放在地上。
然後向前兩步,朝著劉備五體投地拜下:
“主公,良請褫參軍馬謖之職,貶為庶人。”
馬謖呆呆的看著自己的兄長,一時間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
劉備還在沉吟,孔明麵無表情。
關羽捋著胡子在思考,看了看兄長,搖頭道:
“季常何必如此,未犯之罪,如何罰人?”
糜竺看著伏在地上的馬良一時間也是表情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