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個扇子真漂亮嗷,也不知道大佬在哪裡買的?感覺這把扇子起碼值一百塊吧!
UP主自己試了試,感覺……不如空調。
總體感覺這把扇子格調滿分,雖然實用性有待商榷,但UP主很喜歡!】
〖不如空調笑死,這扇子那是讓你扇風用的嗎?
我是學野生動物保護的隻說一句,這扇子上的羽毛用的是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的,還好近十年白鶴沒有盜獵記錄,不然丈育現在應該在做筆錄了。
還真是,另外提醒一下,這扇子現在收藏可以,拿來買賣交易也是違法的,勸丈育好自為之。
好家夥,剛說完也就值一百塊,打臉來的也太快了,不愧是丈育UP主。
大佬確實深不見底,但好像又完全合理,畢竟丞相那時候白鶴還很多,而且棲息地也在長江中下遊,完全對得上。
咱們現在應該用的都是鵝毛了吧?畢竟機器孵蛋飛快,鵝毛都多的沒法處理。
人工孵蛋這個也是可惜,明明是先秦就有的手段,但士大夫們就是不願意去進一步研究一下。
主要古代很難做到恒溫吧,而且也想不到小雞還沒破殼就已經要呼吸了。
可惜是真可惜,要是能多點雞鴨鵝,說不定二鳳也不用吃蝗蟲刺身了。
蝗蟲刺身笑死我……不過也確實,處理不了大規模蝗災,但是減輕小規模蝗災是沒問題的。
怎麼聊著聊著又岔了?我隻想看丈育係UP主什麼時候變成進獄係UP主,很急。
龍場悟道,出來直接成個社會稀缺人才是吧?〗
李世民幾乎霎時就懂了什麼叫蝗蟲刺身。
畢竟去歲蝗災時候被他生吞的蝗蟲,到現在還沒過去一年呢。
將腹部升起的一點不適感壓下去,李世民很直接,單刀直入:
“雞鴨能解蝗災?”
房玄齡點頭確認:
“大家此前詢滅蝗之法時,百姓確有獻言,稱雞鴨一隻能日食蝗三鬥。”
“然雞鴨有數,蝗災無儘。雞鴨滅蝗如杯水車薪。”
“大家,當試此法!”杜如晦打斷自己老朋友的話,直接進言道:
“臣在民間有所耳聞,這人工孵蛋之法確實先秦已有之。”
“河北等地會用火坑,嶺南地區會用炭桶,河南等地有用暖缸。”
“然此法所孵,十枚雞子能孵化不過一二,其餘雞子皆會臭不可聞不能食。”
“故百姓知此法而不用此法,如今得仙機指點,乃百姓之福!”
李世民也明了過來其中的意義。
若是每一枚雞子,不……若是十枚雞子能至少孵化五枚,那隻需幾年,各地就能布置一支雞鴨大軍了!
如此既能產蛋,還能產肉,亦還能防治蝗災!
“百姓之福即大唐之福!”
想象中的景色當即征服了李世民。
百姓愈是穩定,大唐就愈發強盛,大唐愈發強盛,那去抽一些不要臉的番邦時候才能更加輕鬆!
李世民想的很明白,所以這個“孵蛋政”就被順理成章的定了下來。
甚至李世民還動了彆樣的心思:
“克明覺得,國子監是否可以增設科學或光幕學?”
這是李世民早就有的想法,後世總是言稱科學,有高樓廣廈,有寬闊馳道,能建百裡之不夜城,能有如光幕此等神鬼辟易手段。
是否全賴科學?還是說後世之君主,亦有更加未來的光幕庇護?
房玄齡杜如晦對視一眼,這個話題不可不慎,房玄齡首先提出異議:
“大家,律學有唐律,太學和四門生有大中小三經,算學亦有算經。”
“敢問大家,這科學,可有科學之經要?”
杜如晦同樣覺得還需再議:
“大家所說光幕學亦是如此,光幕之言忽東忽西五花八門。”
“如此次,需熟讀漢書三國誌魏書,方不至於一頭霧水。”
“若大家隻是想尋人對光幕之言拾遺補缺,可由臣等將抄錄本略作刪減。”
“再由大家交予才思敏捷之人覽閱。”
李世民點頭認可,隨即道:
“既如此,便由玄齡按克明之策,將光幕抄錄本做刪減。”
“克明留在此處,等朕召太醫令太醫丞。”
“且為克明細細診斷一番。”
……
張飛大嗓門道:
“這不是軍師珍藏的白鶴羽扇嘛?俺記得軍師一直舍不得用,沒想到竟差點為這後輩招致禍事?”
孔明冷靜分析:
“雖為官禁之物,但亦有人提醒,想來不至於身陷囹圄。”
“且此前主公有贈玉佩與馬蹄金,應不缺財貨。”
同時心中也頗為後悔,這白鶴羽扇乃是出使江東時高價購得,珍藏至此。
沒成想後世白鶴竟成了那“一級保護動物”?
但是孔明亦不後悔:
“這白鶴羽扇並無妙用,能用來交換此孵蛋之策。”
“甚好!”
第二章會比較晚,等不及的老哥們可以明天一起看,感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