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沛後悔萬分,並不是因為看出了雲梯井闌等是樣子貨。
而是後悔一開始就不應該聽這張飛的單刀赴會,結果導致有此禍。
但白水關已經易手,現在也已經於事無補。
“張將軍,請將我鎖拿了吧。”高沛請求道。
看著滿麵死灰的白水關主將,張飛不難猜到對方的想法,不想做降臣罷了。
“那便依你。”張飛反而更加欣賞這種好漢子:
“範疆,尋一乾淨房間請高將軍入內,好生照顧。”
吩咐下去之後,張飛便以暫代白水關守將的身份,指命霍峻負責白水關的防守。
“我?”霍峻驚訝萬分:“那將軍你呢?”
站在白水關隘城牆上,張飛遙望東邊豪氣乾雲:
“張魯可能要來了,俺要替大哥招待一下。”
……
一碗稀粥在爐火上被咕嘟的軟爛,盛到碗裡,端到了城牆上閬中太守龐羲的麵前。
楊懷率白水軍如約而來,然後龐羲就上火了。
攻,一時間自是攻不下來的,龐羲與劉璋矛盾由來已久,且閬中本身也承擔著萬一白水關失守要作為第二道防線的職責。
因此閬中的城防修的還可以,白水軍也隻是白水關守軍,慣於駐守關隘,攻城就委實有點抓瞎。
但楊懷也號稱蜀中名將,與此前從成都領軍而來的扶禁完全不是一個水平,這也是龐羲著急上火的原因。
趙筰知曉龐羲的擔憂之後,露出了一個對於沒見識之人的嘲笑:
“依托名關天險,也敢妄稱名將?”
“龐將軍不識天下英雄,久矣。”
龐羲臉上露出了不服氣的神色,同時灼熱的稀粥燙到了嘴裡的水泡,讓這個表情變得分外奇怪。
趙筰搖搖頭也懶得解釋,與龐羲並肩而站看城外的情況。
閬中城並不好打,東西南三麵環水,北麵又是群山。
所以白水軍雖然從北麵過來,但選擇駐紮在了閬中南麵,隔西漢水而望。
這裡有一片難得的小平原,縱寬三十餘裡,白水軍上萬人,正適合在此駐紮。
站在閬中城頭舉目望去,儘是白水軍。
看到又有一隊士卒扛著雲梯往閬中城逼近,龐羲也徹底沒了吃飯的心思。
匆匆丟下一句“劉皇叔究竟什麼時候能來?”
龐羲放下飯碗匆匆下了城頭,去指揮城防。
趙筰獨自呆立在城牆上看著白水軍發呆:
劉皇叔真的能解閬中之圍嗎?趙筰心裡也沒底。
“子龍真能解閬中之圍?”劉備還是有點不放心。
龐統則是在一邊默默推演,聽聞主公疑問便回道:
“白水軍分兵後,翼德將軍引大軍前去,白水關不足慮也。”
“即便白水關一時攻之不下,等張魯出兵,白水關被兩麵夾擊,也必陷。”
這部分已經商討過多次,劉備自己也對後續的計劃很清楚:
“閬中城下的白水軍聽聞白水關危情必然救援,子龍隻要覓機殺出,白水軍自破。”
挑起益州內亂之後龐統很快確定了自己的目標:直取成都風險太大,應該先剪除劉璋這頭病虎的爪牙。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白水軍和白水關。
白水軍的楊懷高沛非豪強出身,都受劉璋之恩;白水關北拒張魯,是漢中和益州之間最重要的關隘。
所以龐統的計劃便是先控白水關,在益州形成關門打狗的局勢,如此不管是徐徐圖之還是雷霆取之,都好辦。
隻是換龐統做夢都想不到張飛輕易取了白水關,信使已經在來江州的路上了。
而另一邊,趙雲雖然沒有什麼臨陣奇計,且用兵偏穩,但他有一個最大的倚仗:他是騎將。
在斥候探明情況後,趙雲隻覺得:
在有平原,且位於敵後的情況下,不來一波衝鋒實在是可惜!
想到就做,不需要過多猶豫,趙雲下令:
“張翼,領四千大軍緩緩前行。”
“張著,命騎兵全部換跨躡,攜弓弩,與我踏陣!”
踏陣!張著心中也激動萬分,豪氣乾雲應了下來,急匆匆去集結趙將軍的騎兵。
過完年之後攻略益州時趙雲並沒有領著騎兵親隨同來,因為根本沒有發揮空間。
後來在江州紮根之後,考慮到遲早要奪取成都,而那邊都是平原,趙雲便將荊州的三百騎兵親隨召了過來。
好在,第一戰就已經用上了!
張翼有點擔憂趙將軍是不是太過冒險,趙雲寬慰道:
“益州與世隔絕,既不通戰陣,亦不曉騎兵,伯恭安心與我掠陣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