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發誓,他對這宋朝是真的沒有偏見。
隻是作為一個馬背打天下的皇帝,打從心裡無法接受這種蠅營狗苟的行徑:
“這宋不是有什麼新儒學嗎?”
“儒者可近而不可迫,可殺而不可辱呢?”
“莫不是這所謂的新儒學便是教人屈身忍辱,苟安圖命?”
“然舊時如勾踐亦率越甲吞吳,這南宋天子,竟隻會學那孫十萬苟安嗎?”
一直看光幕,李世民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點影響。
長孫皇後拉了拉李世民的袖子,這才讓他氣咻咻的坐下。
此事幾乎沒什麼好談的,貞觀群臣亦也認為:
“受此三辱,堪稱一國之恥!”
“不雪此恥,國信何立?忠臣義士之心何存?”
對於這個問題幾乎都不需要表態,畢竟前兩個月才剛捉了頡利可汗獻俘太廟。
因而李世勣很是想不明白:
“忠勇之將帥何在?為國死戰之士卒何存?”
魏征同樣想不明白:
“這宋,無忠良純篤之臣乎?!”
這些問題注定沒有人能夠回答,因此也隻能暫時放下。
“這靖康之災,百姓遭苦尤勝五胡之亂。”杜如晦低聲道。
其他群臣沉默,這對於老瘦男子、婦人少艾、小兒等的稱呼,他們當然懂。
正是因為懂才尤其不可接受,這朝廷但凡有點用處,也不至於一點用處都沒!
不過房玄齡還是從字眼中發現了問題:
“金狄?不是契丹?”
眾人一時間也是有點迷惑,他們也都記得簽那檀淵之盟的是契丹遼國。
所以推測便順理成章了:“北方戰亂未平?為何不集結兵力收複那燕雲舊地?”
在場眾人都通曉兵法,此刻更加想不明白。
“或是這宋之敵都異常強大吧……”
眾人隻能如此安慰自己,給這宋朝找補。
至於後麵的孔氏之稱呼,李世民直接嗤之以鼻:
“朕是絕不可能封孔氏為什麼衍聖公的。”
武德年間有詔封孔子為襃聖侯,不過隻是沿襲前朝給孔子追封的宗聖、恭王、鄒國公等。
而且武德年間封的這個隻能算個虛名,算是表個態。
房玄齡倒是覺得無所謂:
“這衍聖公之尊號能在後世流傳,多半並非是因其尊名。”
畢竟前朝封的也不少,也沒見誰把這封號當根蔥。
而至於為什麼,房玄齡一時間也想不明不白。
……
成都府衙再次沉默。
劉備凝神看著那些讓人毛骨悚然,甚至胃部都有些不適的稱呼,將其一一記在心裡。
這些都是後世百姓受過的苦難,既然知曉,便要努力將其避免。
而如何避免?劉備暫時還不知道。
但他覺得自己軍師應該是會知道的,而且……先除賊複漢統,這個總沒錯。
另一邊張飛已經迫不及待了:
“大哥!咱們啥時候把十萬哥綁來,讓他看看自己戰績。”
“啥時候把曹賊捆來,看看他好兒孫和他的司馬懿給搞出來的世家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