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阿嚏!”騎在馬上的龐統再次狠狠打了一個噴嚏。
旁邊的張飛有點擔憂的瞧了一眼道:
“軍師既然偶感風寒,那便不要出來便是。”
漢中的天氣溫度比成都要低上不少,再加上龐統體質相對較弱,於是回到漢中之後不到一天便成了這個樣子。
擺擺手示意無礙並用手絹擦乾淨之後,龐統用鼻塞後悶悶的聲音道:
“前日那馬孟起的信裡,寥寥數語提到過韓遂部有主臣不和,正是出兵良機。”
張飛若有所思,回到漢中後軍務繁忙,故而那天聽龐軍師口述完之後便去巡查軍營了,沒想到其間還有這些彎彎繞繞。
努力擤了兩下後,龐統感覺舒服不少,複解釋道:
“三年前韓遂曾經遣使拜訪曹賊。”
“這名使者將自己雙親送至許都,並以此勸韓遂將親子質於曹賊,以示忠嘉之意。”
“倒是個會省事兒的。”
張飛評價道:
“讓曹賊替自己孝敬雙親?”
龐統橫了張飛一眼,搖了搖頭道:
“這名使者名喚閻行,人稱其人素有勇武,韓遂頗信賴之。”
張飛努力跟上軍師的想法:
“所以軍師懷疑,這閻行早已暗中投了曹操?”
龐統搖搖頭:“非懷疑,實確信。”
“質雙親以在曹賊處求孝名,替曹賊遊說韓遂乃是欲求忠名與功名。”
“韓遂老而狠辣,馬超勇而不仁,皆為梟桀,這閻行實不及也。”
“忠義兩全則任憑韓遂驅使,若難兩全,必棄忠名存孝名。”
張飛心裡翻譯了一下:
某閻行,為了雙親,欲借將軍項上人頭一用!
心中搖搖頭,張飛直起腰遠眺:
“來了!”
遠處一行騎馬的人,每個人都是一副氈帽皮裘的禦寒打扮。
張飛瞟了一眼還存有“名士之風”的軍師,心下搖頭,隻覺得軍師染風寒也不是沒有原因。
張飛略微沉積氣息,隨後暴喝:
“吾乃漢將軍張翼德!來者通名!”
北方來的一行人頓時駐足不前,一番交頭接耳後,其中一人撥馬出列:
“奉征西將軍之命,前來拜訪漢中太守!”
“吾乃折衝校尉,成公英!”
成公英的拜訪有禮有節,與張飛和龐統分彆見禮。
隨後在去往漢中府衙之後,席間更是追憶去歲的潼關之戰。
在他的口中,張飛與龐統也了解了馬超是如何不聽節度,導致雍涼河東聯軍最終被逐步擊破。
以及最終退回雍涼之後,那馬超如何盤剝百姓,如何恫嚇世家名士,如何失雍涼之心。
雖然似乎每件事都說的煞有介事,但張飛從直覺上來說,總覺得這成公英似有未儘之意。
最終成公英也提出了韓遂的條件:
“韓將軍聽聞劉益州心係百姓,如今雍涼為馬賊肆虐,還請出兵討賊解百姓困厄。”
“韓將軍願助劉益州入雍涼,上表朝廷推劉益州之功!”
張飛恍若未聞,隻是一個勁兒介紹吃食:
“成將軍,你嘗嘗這荔枝,冬日能吃到這個可不容易!”
成公英無奈:“張將軍,某複姓成公。”
隨後麵色也不氣餒,隻是與張飛言笑晏晏,推杯換盞。
直至宴畢,張飛才搖搖頭:“千裡出兵,共治雍涼?”
這韓遂甚至不願意叫兄長一聲大哥,倒是打的好謀算!
龐統笑笑:“宴間人多眼雜,我觀這成公英談吐不俗,此事應還有轉機。”
不出龐統所料,傍晚時便有成公英親隨過來悄悄傳遞消息。
入夜用過晚飯之後,端坐在府衙正廳中的張飛與龐統果然又重新見到了成公英。
隻是這次隻有成公英一個人,且見麵之後成公英便一拜而下:
“還請將軍與軍師,救一救我家主公!”
龐統撚著胡須若有所思,張飛好奇,將成公英扶起:
“怎麼說?”
於是成公英這才娓娓道來。
原來潼關下時,韓馬兩人便已互生怨隙,為曹賊所趁之後便互相埋怨。
韓遂恨馬超不聽節度,馬超罵韓遂麵對曹操無膽。
“可恨那閻行!”成公英對此人似乎頗為不齒:
“起於微末全靠韓公提拔,然出使鄴城之後反倒成了那曹賊的披肝瀝膽之將!”
“潼關之戰前便勸韓公投降,將雍涼束手相讓,聯軍後又多有倦怠,反致韓公兵敗之禍!”
“如今竟又恬不知羞再勸韓公投降,以全己幸進之功!”
張飛瞧了一下閉目不言的軍師,便對成公英問道:
“汝跟隨中,有那閻行親信,欲喬裝離隊前往長安,對夏侯淵獻誠?”
成公英欽佩道:“將軍明察!”
“這閻行違韓公之意,欲私聯夏侯淵以圖打通隴道,將獻於雍涼曹賊。”
“請將軍出手誅賊,以免曹賊坐大!”
成公英一拜而下,如此反倒讓張飛有點為難了,不由將求助的目光投向龐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