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何不鏟去前方那個山頭,畢竟它使得主公看不到元直的麵龐。”
劉備麵色也不發窘,大笑道:
“聽聞元直複歸消息,我已夜夜輾轉反側。”
“旬月已等,何憂須臾!”
孔明哈哈一笑,一點不信。
如果真不著急這一會兒,何必出城三十裡走到路儘?
好在很快,一條小船從遠方小山後麵轉出。
孔明騎在馬上極目遠眺,能看到船首有一個清瘦文士,衣袂飄飄,正在朝北頻頻頓首。
旁邊的劉備早已經按捺不住:
“元直!”
“我在這裡,元直!”
或許是岸邊樹木濃密,船隻沒有減速或是靠邊的意思,劉備心下大急,甚至驅馬涉水,站在河流淺灘處呼喚。
劉備嚇了孔明和親兵們一跳。
當即就有親兵奮不顧身前去,從劉備手上奪過韁繩要把坐騎拉回岸上。
馬首轉向,劉備也轉身繼續高聲呼喊:“元直~”
好在此時已經足夠顯眼,船隻也終於注意到了此處。
孔明看到那個清瘦身影此時也在船首焦急打轉呼喊。
船隻開始減速,並向岸邊靠攏。
待到靠近了淺灘後,徐庶毫不猶豫,一個箭步助跑便跳下船。
劉備大急,當即也從馬上跳河邊,隨即猿臂輕展,將徐庶給拽上岸來。
兩對手掌緊緊握在了一起,劉備看著徐庶被水打濕的下拜和已經沾上淤泥的鞋子,輕聲責備道:
“元直何必輕身冒險?此處至成都不過三十裡,須臾可至,君當惜身!”
徐庶仔細打量著劉備,目光中似有千言萬語,但最終略一躬身:
“主公,庶歸來矣!”
“好!好!”
劉備滿口應下,抽出一隻手拍了拍徐庶的肩膀:
“歸來便好。”
劉備退開兩步仔細打量,最終挽著徐庶的手滿心歡喜感歎道:
“元直歸來,往後可一心複漢,備再無憾矣!”
兩人手挽著手,就這樣衣服下擺全濕,而且腳上都沾著臭泥,但並不影響兩人愉快的交談。
劉備麵帶喜色給徐庶一一細數最近的戰績,徐庶含笑安靜聽著。
中間徐庶也會語氣慨然的說一說許都南下見聞。
直到最後徐庶被劉備扶上馬,此時這位曾經的潁川遊俠才有空遙遙打了個招呼:
“早知諸葛武侯之名,當初必邀孔明與我一同出山!”
瞧著劉備將徐庶扶上馬之後也翻身上去,兩人共騎,孔明執扇拱手:
“欲圖漢業,現在時猶未晚。”
說罷這對舊友也對視而笑。
回成都的路上就輕鬆了許多,三人一路慢行閒聊。
“士元可在成都?”
“在漢中都督軍情,雍涼勢若危卵,關中蠢蠢欲動,不可輕易走開。”
“曹賊得雍涼則可聯通關中,漢中難出;我等勢聯雍涼,則曹賊長安難守,唯有退守潼關一途,漢中確實非士元不可。”
“倒也不是……主公在成都新得一謀軍之才名喚法正,頗有遊俠之風,其亦有督漢中之能。”
“哦?來日定要一見!”
“咳咳!”
於是孔明問起來舊友消息。
“我聽主公說廣元欲暫時安家江陵?”
徐庶一歎:
“廣元非曹臣,亦不願投主公,於我有義,不能強求。”
“送我來益州時廣元稱欲在江陵謀職安身,且看將來。”
且看將來……孔明點點頭,人各有誌,如此確實不必強求。
徐庶想起來另一人笑道:
“同船的張神醫倒是對孔明抱怨頗多。”
“說孔明你分明在醫術上頗有見地,卻每每含糊其辭,要張神醫自己去研究醫理,頗為無禮。”
孔明一怔,隨即哈哈一笑:
“來了便好,此地山多人少,藥材充沛,對張神醫來說乃是福地!”
說說笑笑間成都已然在望。
孔明一眼便看到了路旁安靜佇立的吳氏女,不由笑道:
“是納是拒,主公當早做抉斷。”
徐庶也一眼看到了那個高挑女子,有點好奇問道:
“這是……?”
孔明看了看劉備略微發窘的臉色,執扇笑道:
“此乃成都大姓吳家女,曾被相者斷言大貴之相。”
徐庶當即明白,大笑道:
“若論大貴,唯與主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