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李世民是很需要孫思邈有點反饋的。
或驚或疑或信或不信,他都能接受。
甚至都已經想好了應對之法。
若是孫思邈相信,他便與其相約元月初見,一覽後世。
若是孫思邈不信,隻需淡淡一笑,等藥王被光幕驚訝。
為此,李世民都在心裡想好了要如何轉身,如何輕描淡寫的留言。
但孫思邈並沒有這些李世民所預想的反應。
這位被後世冠以“藥王”之稱的醫學大家,隨手摸出來一個小本子和炭筆,對著李世民認真詢問道:
“此圖傳於陛下之手,有多少時日了?”
“得圖已兩月有餘……”
李世民看著炭筆如飛在紙上寫寫畫畫的孫思邈,話語一滯,強調道:
“朕無疾!”
孫思邈點點頭,記好之後複問道:
“陛下所得可還有其他數百年後之物?”
於是這一天太醫署的吃瓜群眾看到陛下走的時候袖子甩的格外用力。
陛下如此作態都不用猜,定然是孫思邈的關係。
有好事者去太醫署東廂房悄悄偷看,便看到了站在屋簷下,滿眼都寫著擔憂的孫思邈。
李世民雖然頗為氣悶,但同樣明白這孫藥王確有濟世之心,所以出了太醫署之後也並無其他額外的吩咐。
雖然不太愉快,但至少還是讓孫思邈答應留至元月中旬再說。
如此,李世民的目的便已達到,接下來乾脆就在宮城中漫步。
此時長安的規劃上基本分成三部分。
太極宮、甘露殿、內苑等等這部分屬於皇帝私人休憩和辦公之所的地方,稱宮城。
而從宮城南出,隔著直道另一邊是鴻臚寺、太常寺、太廟、將作監、大社等中樞機構所在地,稱皇城。
除去皇、宮之外,坊市所在為郭城,也就是百姓生活之地,也是長安最為繁華所在。
李世民此時過來的太醫署便是隸屬於太常寺,在皇城東部位置。
於是走了一段路程後一轉,便行到了皇城東門景風門的位置。
景風門的守衛長官校尉已經站在路旁給皇帝行叉手禮,李世民擺擺手,站在城門這兒側耳傾聽。
他知曉,東出景風門後便是永興坊和崇仁坊。
沿著兩坊中間的東大街行至岔口往南,便是相當繁華的東市。
如今已是臘月,對於長安的百姓來說,今歲相當簡單:頡利降,如何不算一個好年?
大唐皇帝心中明白:如此大賀,是唐朝的第一次,但絕不是最後一次。
皇城外麵熱鬨喧嘩的聲音仿佛一根鉤子,讓李世民心中頗為癢癢。
因此幾乎沒猶豫太久,李世民便帶著行輦匆匆離開了。
校尉鬆了口氣,但不過半個時辰後他便看到陛下微服簡行,去而複返。
在隨行的尉遲敬德對校尉進行了簡單的“說服”之後,微服的李世民和十數名金吾衛,出景風門,猶如一滴水一般彙入了長安郭城。
李世民自認對長安並不陌生,畢竟少時征服過這裡,並且也偶爾登上長樂、承天、順天等城門遠眺長安。
但如今親身遊覽且無馬匹,方才明白長安之大,早就不可同日而語。
站在大街上,周圍的喧擾叫賣聲同時襲入耳朵,反倒讓李世民有點茫然:
“敬德,往哪邊行去為好?”
尉遲敬德略一思索:“陛下既然近月來喜食魚,當試試蝴蝶鱠。”
有方向就好,李世民興致盎然:“帶路!”
買了兩盞燃燈,觀了一場踏謠,路過正街時還看到平康坊與宣陽坊的漢子在玩牽鉤戲。
看著兩組漢子兩鉤齊挽,努力將麻繩上的大旗拉到自己那邊,李世民也當場駐足加油叫好。
順手又買了個兩個儺戲要用的猙獰鬼麵具,看著無奈付錢的尉遲敬德,李世民忽然想起來詢問道:
“敬德,照虛耗和醉司命過了沒?”
尉遲敬德還沒開口,話頭就被攤主搶過:
“好叫這位郎君知曉,照虛耗和醉司命都是歲除時候的啦,現在還早。”
“不過郎君若是欲買司命酒以醉司命,這街那頭,有一家賣酒的。”
原來是推貨物的,不過李世民還是笑著謝過。
“歲除晚,照虛耗。歲除中,醉司命。”
“如此承此好年,廿三貼灶馬最為先。”
李世民輕聲哼唱,依稀記得這還是小時母親在歲除前教給他們兄弟三人的。
灶馬即刻畫有灶神的木板,臘月二十三貼好。
除夕夜時在灶上點燈,謂之照虛耗,能鎮鬼神。
隨後往灶馬上潑灑酒水,好讓灶神醉酒討采,謂之醉司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