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水漫大澤(2 / 2)

等了兩天沒有等來樂進的捷報,曹操已經略有絕望,而如今峰回路轉,一切都太過刺激。

堅持!曹操心中默念。

至於井闌的應對,命許褚從城中征調物資,在這麵城牆上造更高的巨盾,隻要能湊活用就行。

畢竟這又被關雲長調走一軍,這張飛攻城的人馬也已經捉襟見肘。

與關羽一同離開的還有關平,他心中雀躍,但不會在臉上表現出來,隻是一絲不苟的給父親念讀情報:

“斥候在東北方魯陽方向發現有曹軍,約三千騎,或為前軍。”

“主帥是誰?”

“不知。”

荊州方麵的情報還好,再往北的情況確實匱乏,關羽也不以為意,點點頭知曉。

從宛城往北不過六十裡就是西鄂,過了淯水就是博望。

關羽一時間倒是想起來舊事有點唏噓,沒想到這麼幾年過去,還是要與曹軍在這裡定勝負。

“將軍認為曹軍會在這裡渡河?”關平問道。

宛城戰場在淯水西,曹軍從淯水東而來,隻要想支援就必須要過河。

那麼在何處過河就是一個問題了。

“博望往北,俱為大澤,不宜行軍。”

“博望往南,便是宛城,我等可兩軍合擊,阻其渡河。”

“故而必從博望而來,逼我等分兵他顧,如此方好強渡。”

關平心中細細數量,最終也覺得老爹說的很有道理。

不愧是父親!

關羽則麵無表情,北上之前,徐庶已經拉著他將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做了個預案。

在江陵城中的那個沙盤房間裡,兩人已經不知道推演了多少次,故而對這類問題想的極為明白。

而如今唯一不知道的,便是這曹軍的主將到底是誰,有幾斤幾兩?

以及……元直安否?襄陽城克否?

襄陽城士卒意外的“嘩變”給黃忠提供了許多便利,麵對徹底了無戰心的曹兵,黃忠也順利加快了自己接收降兵的進度。

在另外起了幾座營寨將降兵分開關押後,黃忠命馬良看守降兵,隨後自己帶了千餘士卒趁著暮色西進。

對於這片土地,不需要沙盤,黃忠自己閉著眼都不會走丟。

往西二十餘裡便是隆中,再往西走,左邊是山右邊是河,地勢變得逐漸狹窄。

而在上方有一座小縣城名喚山都,要是黃忠和軍師所料不差的話……

果然,因為屯田被遷走百姓而破敗的山都重新熱鬨了起來,一支曹兵駐紮在此,旁邊人聲鼎沸,還在不斷加高堤壩。

堤壩的北麵開了個小口,黃忠記得那邊還有個水澤,應當是將水引到了那裡。

既如此就不需要再猶豫什麼了,黃忠麵無表情的抽出了長刀,帶領身後的士卒撲了上去。

夜色逐漸彌漫了上來,但樊城依然燈火通明,攻城還在繼續。

此時兩邊都已經是強弩之末,曹仁自己都帶隊衝擊了幾次,但樊城借著城高和弩箭托底,最終還是頑強的打退了一次次進攻。

而在又擊退了一次進攻之後,剛裝填好弩箭的趙累抬頭看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

但嗓子又乾又啞,努力許久,最終也隻是發出了一個短促的詞:

“黑色……”

徐庶抬頭看去,夜色中能看到一片更黑的東西從西麵漫了過來。

而在近了之後,還能看清楚這黑色的東西映著火把的光芒,是水。

“水?”曹仁剛準備躺下就聽到親衛來報。

這幾日他同樣也不好受,亟待睡個好覺,但這個消息擊碎了他的打算。

“蔡瑁好狗賊!”休息不好的曹仁當即發火。

但隨即反應過來,派去截水的蔡瑁曉水事,不會犯如此低級錯誤,因此解釋唯有一個。

山都失守了,但曹仁想不明白:

“劉備哪裡來的人手?”

但不管想不想的明白,曹仁更清楚另一件事:攻樊城終究是失敗了。

現在也沒有下雨,如果是前兩日,士卒完全可以被強令著繼續攻城,但現在任何一點微小的變化都會變成改變結果的因素。

而這場小洪水,便是如此。

攻城的士卒們很快退去,徐庶毫不猶豫拉著趙累一起睡了個久違的懶覺。

而第二日起來,站在城頭,徐庶已經重新恢複了活力,感歎道:

“好一片澤國!”

上遊漫下來的水並不多,隻夠淹到腳背,但這些水足夠讓土地泥濘,讓士氣大跌。

徐庶笑的很開心:

“看來,樂進這個膽烈猛將,終歸還是不敵荊州老卒。”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