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釜和銅鼎肯定用不上,大陶甕也不至於。
一個小銅鍋被孔明拎了起來,這大小倒正合適。
隨即孔明左右瞧了瞧笑道:
“可有竹篾?”
後廚並不缺這個,立時便有人為孔明尋來。
將這些一起拿到府衙前麵的小院子,小銅鍋遞給龐統讓他想辦法安置好。
孔明找主公借來一柄小刀,將竹篾斬成數段,隨後再將每一段的一頭削尖。
於是在這個小院子裡,一個小灶台搭了起來。
小銅鍋坐在上麵,劉備將幾塊蔗糖小心放了進去。
除了張飛拿來的,趙雲、劉巴和龐統也都各拿了一塊。
伸頭看著蔗糖逐漸開始融化,這時才看到一臉興致盎然的張飛從外麵回來。
獻寶似的跑到劉備麵前,將兜著的前裾展開,劉備看到了密密麻麻的果子:
“有荔枝?不錯,這李子倒是肥美,這青色的應當就是那山楂?”
趙雲點點頭:
“去附近山上尋了一尋,山楂要九月方熟,如今尚還酸澀,三哥堅持要帶回來。”
張飛趕忙擠開趙雲道:
“兄長你看,有葡萄呢!不知道能否用來製冰糖葡萄,也不知是何等好滋味。”
“怎會有葡萄……”劉備不理解。
葡萄在益州頗為難種,似乎確實如光幕所說,還是北方,或者說西域最為適合。
而看張飛擠眉弄眼的表情,劉備登時明白過來:
“吳…”
恰在此時,孔明擦了一下額頭薄汗,削好了最後一支竹簽。
“翼德快將水果拿過來,我等將其串上一串。”
“哎!”張飛趕忙答應一聲,就這麼兜著前裾給軍師送去。
就著趙雲端來的一盆清水,幾人一邊清洗一邊將這些水果穿成小串。
另一邊龐統和劉巴也小心的將串好的水果在小銅鍋裡滾上一圈,趕忙拿出來之後就由糜竺與張鬆一起用扇子扇風,讓其趕緊凝固。
劉備看了一圈決定蹲在小銅鍋旁邊,暫時不去想其他,默默燒柴火。
火焰舔舐著小銅鍋,激起了鍋裡蔗糖漿一個個泡泡,再被糜竺拿著孔明的羽扇用力一揮,蔗糖獨有的甜香味便順著清風兜兜轉轉離開了院子。
剛剛休課的小太學學子們便順著味兒,在小院門外擠得滿滿當當。
等劉備抬頭看到的便是這一幕,登時嚇了一跳。
劉備心裡浮起一個想法,便朝著孔明看去,得到了孔明一個鼓勵的眼神。
於是劉備快活的朝著院門方向招招手:
“來來來,一人一個,不要多拿!”
學子們雖然迫不及待,但還是排好隊依次過來領取。
張飛已經將水果穿完,過來換他燒火,順便看大哥發這冰糖葫蘆。
這些學子劉備認得大半,剩下的即使叫不上來名字的也能大概說出家住何方,於是學子們對這個劉皇叔更加好感倍增。
“我記得你,叫狐篤對吧?”
劉備捏起一串葡萄遞到狐篤手裡,稱讚道:
“前天我還在西巷口遇到了伱大父,當時我還與他說,狐篤必為漢之棟梁。”
“你可彆讓我失信於你大父。”
狐篤捏著那一串吃食,看著這剛燒完火,還在對他眨眼睛的益州牧,心中百感交集。
若論上官之威嚴,這皇叔甚至還不如他見過的閬中太守,但卻能讓讓人忍不住相信。
恭恭敬敬作了揖,狐篤也在心中下定了決心。
孔明已經搬了椅子坐在一旁,看著一群小孩兒被主公簡單幾句話所激勵,眉目含笑。
龐統麵有不忍之色,因為他看到一旁麋子仲晾曬的冰糖葫蘆已然隻剩下青色的山楂了。
不忍之色是對自己,因為還記得趙雲曾說這東西酸倒牙,但不吃又總歸好奇。
看著主公那一副孩子王的派頭,讓龐統想起來一人:
“光武皇帝當初在洛陽求學,與那些世家子呼嘯作伴,或也是如這般。”
雖然若按光幕之說,那些南陽大姓支持光武皇帝起兵也有奇貨可居之意。
但在那之前,龐統相信光武皇帝定然還是靠自己的魅力讓那些世家子折服了的。
孔明微微一笑:
“看來士元是打算雲台留名了。”
對他們來說,光武皇帝的雲台二十八將也算是眾所周知了。
龐統顯得意氣風發:
“有我等之助,主公基業,必將趕逾光武皇帝!”
孔明是相信的,狀若隨口道:
“薑維最近在讀什麼?”
“《六韜》……什麼薑維?”
龐統一時不察,對上孔明那似笑非笑的眼神,一時間心虛的彆過了眼睛。
孔明倒是依然滿臉輕鬆,甚至還有空在椅子上搖一搖:
“光幕之記錄,薑維遲早能觀。”
龐統沉默,這也是他擔心的問題,到時候薑維多半還是要奔著孔明去的。
隻聽孔明悠悠道:
“給薑維做好兵法啟蒙後,便送到我處來吧。”
“我徒弟還小,彆教太多奇詭之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