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製衡之道(1 / 2)

不過安祿山這個名字也就在李世民心頭升起了片刻就被壓下。

一百年後的事兒,現在惦記也沒用。

而且以當時的情況,即使無安祿山,至多也就緩個十年八年。

最終還是會有安祿海安祿樓之類的蹦出來。

一直默不作聲的長孫無忌此時一副後怕的姿態:

“大家聖謀萬裡,賊人起狂嫉之心,賤獠伺機而發欲斷唐之興盛。”

“臣恨不能以身而擋向大家之刀兵,惟望陛下聖體貴安無恙。”

看著長孫無忌眼淚都下來了,李世民反倒有點不好意思了。

對於自己安危是有自信的,比如過年前帶了幾個金吾衛就出去了。

但仔細想想,若遇到的是幾十個這樣的突厥亡命徒,恐怕也隻能飲恨。

此時不用秦瓊提醒,尉遲敬德就出列而拜。

雖然沒說話,但其中意思大家都懂。

“敬德且坐。”

李世民親自將這個愛將拉起來:

“以後朕若出行,定喚你這門神作陪。”

尉遲敬德這才咧開嘴開心起來。

……

對於李世民遇刺,成都府衙的眾人表示毫無興趣。

春秋時期的刺客簡直不要太多,不少都是為恩主複仇。

你這李二鳳連人家國家都滅了,就不擔心人家行刺客之事的?

相較之下孔明則是對那降唐立功的突厥將多有感歎:

“孝武皇帝時,若是長平烈侯麾下的趙信小心些,未必不能成如此人物。”

張飛眨巴眨巴眼,回憶了一下才想起來這人是誰。

孝武皇帝與匈奴開戰後,最先封侯的就是翕侯趙信和持轅侯樂,甚至比衛青還要早。

張飛也理解,因為兩人都是匈奴人,這多半是千金買馬骨之舉,而且趙信也確有能力,陰山之戰居首功。

但問題就是漠南之戰戰敗後又投降了匈奴,頗受重用,給大漢整了不少麻煩。

千金買了馬骨,結果這馬骨跑了……

“軍師彆喪氣!”

張飛拍拍胸脯打包票:

“等俺老張騎兵大成,定然擒幾個羌胡人跳舞給軍師看。”

“讓軍師也享受下唐朝皇帝的待遇。”

被張飛這麼一打岔,孔明頓時哭笑不得。

【二鳳雖然力排眾議的樣子很靚仔,但被突厥人搞得左支右絀的時候也抱怨過:

“魏征勸我複立高昌,吾不用其言,今方自咎耳。”

這也算是二鳳日常反思了:

被突厥人刺殺,反思:我應該聽魏征的。

滅了高昌之後,反思:我不該聽魏征的。

立西州被打後,反思:我還是該聽魏征。

二鳳能有這個感歎主要是此時的西突厥重歸統一了,所以西州的唐軍據點壓力就有點大。

西突厥的這事兒吧,讓十萬哥看看可能會有點眼熟。

都布可汗將西突厥爆錘了一頓搶了一半領土後,直接投唐去了。

這讓西突厥內部既高興又憤怒。

高興是因為都布可汗確實很能打,捶的他們抬不起來頭,猛人一走自然鬆了口氣。

憤怒是因為這人竟然寧可去大唐當將軍都不願意當可汗!

西突厥雖然收複了領土,但內部反而人心思動。

這種情況下,剛上位的咥利失可汗玩兒了一手騷操作。

簡單來說,他將西突厥簡單粗暴的劃分成了十大部落。

然後分彆設咄陸部和弩失畢部各統五個部落,咱們簡稱左廂和右廂。

而西突厥這個話事人覺得自己最精妙的操作就在這裡:

左廂和右廂是仇人。

不出意外的話,他咥利失會成功玩一手製衡,重振西突厥榮光義不容辭!

然後不出意外……其實換誰來看這都必然出意外。

這手製衡就玩了不到三年,左右兩廂就把狗腦子都打出來了。

咥利失這個大可汗都被聯手趕了出去,流亡焉耆。

就是在這種西突厥自顧不暇的情況下,二鳳一邊命侯君集攻高昌,一邊還給這西突厥的內亂加了一把火:

親自給咥利失的侄子冊封為新的大可汗。

而在唐朝設立西州後不過一年,左右兩廂就打出了結果:

二鳳親封的大可汗兵敗被殺,西突厥重新統一。

重新統一的西突厥第一件事就是給唐朝上壓力,因此二鳳才會有這樣的感歎。

但嘴上說著反思,實際上二鳳壓根就沒考慮過撤銷西州。

而且事情很快迎來轉機:

642年,西突厥大可汗通告西域各國:我要去打康國了,到時候你們看看,我與那天可汗孰帥?

這種打天可汗臉的宣言讓西突厥上下氣勢如虹,光速攻克了康國,順帶搶了米國,劫掠財寶無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