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長孫無忌聽到謀反兩字,又看了看侯君集。
依稀間能從其眉宇間看出七分期待,以及三分拚命壓抑的幸災樂禍。
心中嗬了一聲,搖了搖頭:若非陛下嚴令要守秘……
長孫無忌一臉嫌棄的往旁邊挪了挪。
……
成都府衙。
劉巴親自尋隙跑了一趟廚房,帶回來了半罐烘乾脫皮的地豆(花生)。
一群人乾脆靠攏了坐下,桌上放著地豆,旁邊烹著熱茶。
張飛捏起兩粒嚼了嚼,一臉歎服:
“這些事兒,是我等不花錢就能聽的?”
法正也笑吟吟讚同道:
“是極,此種秘辛,若是在茶肆聽人說,至少也須五大碗茶。”
劉備的表情也不正經了起來:
“那這武後稱帝……是這李治讚同的?還是……”
劉備的食指在脖子上劃了一下,那個意思大夥都懂。
孔明也捏了一顆地豆,還真認真思考了下,最終搖搖頭:
“觀後世之態度,這高宗不似庸人。”
說罷將這地豆丟入口中,嘎吱嘎吱嚼了起來。
潛在意思倒是也很明顯了,這李治或許會為了這武氏冒大不韙廢後。
但推其為女帝那是完全不一樣,甚至可以說是在刨李唐的根,再為其不顧生死應當也不至於如此。
不過張飛倒是搖頭晃腦道:
“這李唐,倒是讓俺想起來了曹賊一家。”
孔明不同意:
“曹賊行事寬於律己,決策優柔寡斷。”
“那唐皇有虛懷納諫之名,決西域也能力排眾議,如何相像?”
至於領軍能力就更彆說了,差的實在太多。
張飛趕忙搖頭:
“俺隻是看這天皇大帝,想起來了曹叡。”
“後世說那曹叡思母成疾,有心理疾病。”
“俺怎麼覺得這李治好像也差不多呢。”
孔明默默思量了下,覺得指不定還真有可能。
畢竟算算時間來說,那被後世著重說的長孫皇後死的早。
看後世所說的西域經營,這李世民不是在與西域勾心鬥角,就是禦駕親征去打高句麗。
中間還穿插著太子給添堵、謀反等等諸事。
於是這武則天代替了長孫皇後的位置?
孔明敲了敲腦袋,更是記起後世還說孫權也有心理疾病。
不過這心疾……孔明看了看正捏著地豆研究的張神醫,無奈搖搖頭。
他們能依托的醫道先賢實在太少,因此這心疾之探究也不好意思加給張神醫。
看軍師在那兒又是敲腦袋又是搖頭歎氣,張飛還以為自己說錯了話,小心道:
“俺就是想說,若論教孩子,那千古一帝也不如大哥和軍師。”
劉備眉頭擰起來,這話聽起來怎麼那麼怪呢?
【對於李治來說,廢王立武也是他人生一條重要的分界線。
道理很簡單,正式擺脫長孫無忌的掣肘,開始單飛了。
在這件事之後,李治改年號,立洛陽為東都施行兩都製,大動作頻頻,正式開始了乾綱獨斷。
而且李治當然也沒忘記征西突厥這場醜陋的假賽,也正式決定掃尾。
657年,命運首次垂青於蘇定方:
此前程知節和王文度的假賽中,蘇定方的戰績可謂是一枝獨秀。
因此李治任命他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西突厥的滅國戰正式打響。
此戰唐軍分兩路出擊:
蘇定方率燕然都護府大軍,從阿爾泰山西進,直擊西突厥的王庭。
小魯的兩個遠方表親,阿史那彌射和阿史那步真,兩位大唐的番將率領第二路大軍,從西州進攻西突厥。
已經五十七歲的蘇定方下定決心:
他要杜絕假賽,青史留名!
而在蘇定方的手中,唐軍也爆發出了讓人側目的戰鬥力。
大軍出發後首先遇到的是西突厥的木昆部,這場戰鬥在史書上僅留下兩字:大破。
戰果同樣也是惜字如金:“帥萬餘帳來降”,也就是大約四五萬人的樣子。
隨後蘇定方安撫了這個部落,並從中抽調了一千人參與對西突厥的滅國。
大軍繼續行進,最終在如今的額爾齊斯河遭遇了西突厥的主力。
小魯對大唐相當重視,因此糾結了十萬人馬,而蘇定方沉著應戰,在戰場上發動了嘲諷:
僅率一萬多人迎戰,其中還混有回紇騎兵這種仆從軍。
人少就算了,蘇定方還主動分兵,將步騎分開結陣。
麵對蘇定方如此輕視他的布陣,中亞霸主·沙缽羅可汗·小魯當即就怒了。
在傻菠蘿可汗的帶領下,西突厥騎兵直衝步兵方陣,打算先給唐軍一點顏色看看。
這也是戰場的常規打法,逐漸消滅敵軍的小股力量,最終以兵力優勢合圍。
勝利必將屬於傻菠蘿可汗!】
同時還在負責跟LoL入圍賽……啥都不說了,給大家磕一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