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經驗寶寶,是回紇部落。
這個部落最初是薛延陀汗國內的一個部落之一。
貞觀二十年,回紇可汗吐迷度響應二鳳的滅薛延陀詔令,起兵反薛延陀。
薛延陀汗國除名之後更是主動朝唐稱臣,官拜懷化大將軍、瀚海都督。
648年回紇內亂,吐迷度被侄子殺死,大唐主動匡扶正義平定了內亂,並指定吐迷度的兒子婆閏為新的左驍衛大將軍、瀚海都督。
婆閏在咱們前麵出場過,大唐按著小魯這個傻菠蘿可汗揍了三次,婆閏參與了兩場,是個好同誌。
661年婆閏病死,相似的故事再度上演,侄子比粟毒搶奪回紇可汗之位,然後為了表現自己很厲害,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進攻大唐!
在小毒看來,這一年的大唐兵力應該捉襟見肘才對,畢竟東麵聽說同時開辟了兩個戰場:
蘇定方在高句麗忙活,劉仁軌在百濟刷經驗,大唐應該沒空理他才對。
小毒渴望的是大唐親封的瀚海都督這個職位,有了個這個職位才能算名正言順的回紇首領。
因此小毒就是想給大唐整點麻煩,給大唐加點壓力。
他保證,隻要瀚海都督這個職位到手,他立馬就是大唐第一忠犬。
但可惜,小毒對大唐的力量一無所知。
李治壓根不吃這一套,在高句麗和百濟戰況正酣的情況下,天皇大帝主動開辟了第三戰場,而且一出手就是兩路大軍。
鐵勒道由鄭仁泰任行軍大總管,薛仁貴為副手,這一路正麵主攻。
仙萼道由蕭嗣業為行軍總管,孫仁師為副手,這一路提前到西南麵堵住小毒的退路。
而此戰,既是薛仁貴的成名之戰,也是唐軍的恥辱之戰。】
“懂了,又一顆將星。”
張飛已經翻白眼的力氣都沒了:
“這大唐的名將都是地裡長的還是怎地?一茬一茬都收不完。”
孔明大笑:
“有如此疆域,自然有數十萬可戰之兵。”
“不能名將輩出方為怪事。”
“不過因何稱恥辱之戰……”
孔明想不明白。
即使隻看紙麵數據,他對這回紇評價也隻有一個:
烏合之眾。
當然並不是說回紇不行,而是因為這大唐多年征戰,唐朝武士刀鋒有多鋒銳,恐怕這回紇騎兵再清楚不過。
這篡位的回紇可汗或許能逼著回紇騎兵上戰場。
但絕不可能逼著回紇騎兵效死命。
那為何能成恥辱之戰?
總不能兩路唐軍為了搶攻火並吧?那也太離奇了。
【說安史之亂時咱們強調過,大唐以軍功為貴,因此許多人借助立軍功,實現了自己的大唐夢,薛仁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薛禮,字仁貴,祖上闊過,但父親早逝導致家道中落,薛仁貴早年是需要種地糊口的。
祖上不是名將就是當官的,結果到了自己這裡每天都在跟莊稼打交道,導致薛仁貴總覺得是自己命不行。
雖然空有一身好武藝,但卻沉迷風水,天天研究風水之術,想要改換命格,非常的封建迷信。
風水之說很難改變命運,但如果有個好老婆,卻是真的能讓日子過順的。
薛仁貴的老婆柳氏看著丈夫已經要三十歲了,空有體格,弓馬嫻熟,卻今天研究相麵,明天研究堪輿,後天學習望氣,她是急在心裡,於是勸說:
夫君有高世之材,不是命不好,而是要遇到合適的機遇,如今皇帝親征遼東,這不就是夫君的機遇?
等沙場揚名,富貴還鄉之後,再看風水也不遲。
薛仁貴被誇得飄飄欲仙,當即放下了要給老爹刨墳的鋤頭,帶上刀弓投軍旅,奔赴遼東。
高句麗之戰,薛仁貴戰場上一身白衣騷包無比,出入敵陣閒庭信步,看的二鳳大驚:
這人比我還風騷,定是良材!
回京之後高高興興的薛仁貴遇上了和蘇定方一樣的問題,官拜中郎將,守玄武門,翻一下就是:給皇宮看北大門。
這門衛室一坐就是十年,不過薛仁貴還要辛苦一點,皇帝要移駕了,他也要跟著走的,換個地方看北大門。
這一年李治去萬年宮避暑,結果不巧半夜山洪爆發,麵對洪水侍衛奔逃。
李治亡魂大冒:吾命休矣!
薛仁貴大喜:吾名來矣!
靠著薛仁貴的拚死示警,李治半夜從萬年宮成功跑了出來,避免了淹死的命運。
李治覺得薛仁貴很靠譜,於是讓薛仁貴又看了五年大門。
薛仁貴估計人都要傻了,但好在,李治跟二鳳不同,他是真的會想起來人名的。
658年和659年,李治連著兩年派兵去襲擾高句麗。
這時候李治想起來救命恩人似乎就是遼東戰場出身,於是下詔將薛仁貴塞了進去。
薛仁貴表現神勇,於是661年小毒作妖的時候,薛仁貴終於從看門的晉升成了副將。
薛仁貴簡直淚流滿麵,在大唐當將軍也太卷了!
但好在,起飛的時候終於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