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斷君臣這種互不相讓態度的,是光幕悠然的話語。
【從唐至今,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事跡一直被人所傳唱。
這毫無疑問也是一場大勝,但如果全部戰局都看在眼裡的話,這場大勝就要打個問號了。
天山下三箭破敵之後,即使是大勝,敵眾我寡的情形依然沒辦法改變。
追擊是必然的,但不可能攜帶俘虜。
而如果留在後方,薛仁貴又擔心俘虜暴動斷掉唐軍的後路。
最終薛仁貴下令將俘虜坑殺,繼續追擊敵軍。
而在這個過程中,大勝的唐軍也開始手腳不乾淨,私藏戰果,私掠鐵勒女子。
但因為這些私掠所得有一部分上繳給了薛仁貴,因此薛仁貴也聽之任之。
也因此,最終薛仁貴班師之後被禦史彈劾。
李治做出了功過相抵的判決,對薛仁貴既不責罰也不褒獎。】
甘露殿的焦點頓時轉變,侯君集再一次成了眾目睽睽的目標。
不過畢竟是老朋友,因此也隻是瞟了一眼眾人就移開視線,彼此小聲交流起殺降的看法來。
侯君集苦笑一聲,感覺這甘露殿的時光是愈發難熬了。
不然此間事了之後還是與陛下申請外調吧,西域遼東,交州夷州,都可以。
這長安甘露殿真是一刻鐘也不想多呆了。
而對甘露殿的眾臣來說,他們所擔心的再簡單不過。
殺俘不詳,以及這天山附近本屬羈縻之地,下如此狠手,如何能不離心?
李靖捋著胡子,眉頭微皺,也不說話。
李世民呆愣了一下,最終歎了口氣道:
“這薛禮若是尋得,還要藥師多費心了。”
三箭定天山確實威風霸氣,但三箭讓那草原勇士降服十萬大軍一觸即潰,隻能說明這所謂的十萬大軍本就不一心,且對唐朝既畏且怕。
這種情況下殺降又是何必?
依然還是遠的不說,那前麵打小魯可汗時,三萬唐軍征召五萬回紇騎兵,合八萬大軍同攻西突厥。
以三萬征召五萬去打另一方,那時候的大唐將領怎麼就不擔心回紇騎兵反戈一擊,與西突厥聯手圍剿唐軍?
王玄策以區區數人征召近萬藩兵,怎麼就不擔心這些藩兵反手給他一刀?
辣手殺降,縱兵劫掠,簡直將離心手段都用完了。
不愧是唐軍恥辱之戰。
李世民沉沉歎了口氣,愈發感覺大唐的將領還是得要好好的教一下。
但很快,光幕就讓李世民明白,他還是太樂觀了。
【無論如何,薛仁貴的三箭定天山確實屬於大功。
副將如此出挑,鄭仁泰這個主將就有點坐不住了。
天山下破敵之後,鄭仁泰與薛仁貴兵分兩路,各自去擴大戰果。
薛仁貴揚名的這個天山如今稱杭愛山,位於如今蒙古國境內,離長安不遠,也就四千多唐裡而已。
鄭仁泰是主將,因此人馬更多,從天山向著東北方向開始搜索敵軍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