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薑維學習筆記(1 / 2)

聽聞軍師如此說,張飛的眼睛當即就亮了起來:

“這次軍師可不許偏心,該給俺老張有一把趁手兵器了!”

倒也不是真的抱怨,畢竟張飛也明白,那時適逢荊襄大戰,給二哥鍛一柄好武器相當重要。

但如今看軍師的樣子,張飛覺得也該輪到自己了。

孔明此時心情極好,笑容滿麵:

“定忘不了翼德!“

說著瞧了眼向來不爭的趙雲:

“還有子龍。”

劉備瞬間覺得自己征南中是不是征的太早了。

隻要是曆經過戰陣的,誰不想要一柄削鐵如泥的趁手之兵?

不過孔明也隻是先應承,畢竟這短短幾個字幾個字說的簡單,落到鐵匠作坊中,一錘一錘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但好在這些都不是問題,甚至孔明還覺得樂在其中。

“不過相較於鍛鋼之法,馬蹄鐵更為緊要。”

孔明開心了一會兒,最終還是惦記起來另一件正事。

這其中道理也很簡單,劉備歎了口氣道:

“我等現在良馬甚少,馬蹄鐵能護駿馬蹄掌,頗為重要。”

如今雖然已經進入雍涼,但馬場也不是一下子能開起來的。

依照著劉備對後世所說的選育保育之詞的理解:

選育即需要相馬人,保育即需要馬醫。

而他們如今,啥都沒有……

更遑論豆料之類的了,實在太過遙遠。

歎了口氣,想到馬匹,劉備便忽然憶起來兩個名字來:

蘇雙,張世平。

也不知這兩人平安否?

雖想共事,但這兩人多半在河北,相距千裡。

而再想到北麵故地,劉備更是回憶起少時一起縱橫鄉裡的第一位義弟,不知再相見會是何光景?

一時間劉備竟有點癡然了。

孔明那邊則依然井井有條,從光幕開場起,孔明隔一段時間就在一個小冊子上記一點東西,此時埋頭又在本子上寫了一些字跡之後,抬頭問道:

“孝直,薑維現在何處?”

張飛搶著答道:

“軍師擔心雍涼危險,故而留在漢中了,由孝直督促看書。”

孔明點點頭,直接將冊子遞給法正:

“那便勞煩孝直,將此筆記予薑維。”

“明歲相見,我可是要考校的。”

法正接過來略略一翻,便見其中並無具體內容,更像是一本兵家筆記,多是觀那唐之戰役隨手所得。

而且不僅是軍陣之見,還包含了以烽燧法鎖地的感想,孔明隨手所記:

“猶如常山之蛇,藏九地,動九天,自保而全勝之法。”

嗯……法正拿著筆記回想了一下,孔明這隨手一記串起來了孫子兵法中完全不相乾的兩句話。

常山之蛇出自九地篇,稱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擊首尾至,擊尾首至,擊中則首尾俱至。

法正此前一直以為這說的是長蛇陣,或是掎角之守勢,如今一想,這連綿不斷的烽燧不就宛如一條長蛇麼?

九天九地之說則是出自形篇,稱善守者藏於九地,滴水不漏,善攻者動於九天,出其不意。

法正盯著孔明的腦袋羨慕不已,真就這麼強?

不過如此也好,法正默默點頭答應下來,孔明這隨手所記,夠自己在路上看了。

然後等回漢中,反正龐統在隴右忙著折騰羌人,他法孝直就勉為其難多提點一下小薑維好了。

將些小事處理好,孔明對著劉備拱拱手,隨後卷起來剛才在書案上繪的一些草圖,起身就走,毫不留戀。

他還要去往鐵匠作坊一行,既要探尋這冶鋼之精要,也要與匠師們一起想想如何解決這鐵釘之法。

而且後麵還有那後世所說的望遠鏡,玻璃作坊處也應要看上一看,因此孔明的腳步頓了一頓:

“子初與我同去?”

這倒是沒什麼可猶豫的,劉巴點點頭,同樣對著劉備拱拱手,隨即與孔明風風火火的離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