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如狐,貪如豺,這是龐統對於韓遂的看法。
這也並非龐統對於韓遂有什麼偏見,而是縱覽韓遂過往得出的結論。
始亂涼州,入寇三輔,欲從董卓,降而複叛,殺兄妻兒,皆乃韓遂。
可以說從中平元年黃巾起事起至今,韓遂在涼州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行事方針就兩個字:
搞事。
覺得自己能行了就叛亂,被打懵了投降議和。
龐統一時間都有點懷疑了,這韓遂真是漢人?
怎麼比胡人還胡人呢?
而如今其退出雍州去往涼州也再簡單不過,打不過就跑又不是多丟人的事兒,韓遂對此完全可以稱得上是輕車熟路。
這基本都在龐統的預料之中,並且韓遂後續無論如何做龐統也都不擔心。
畢竟涼州人口比益州還少,並且商路斷絕,完全可以稱得上貧瘠。
韓遂又素有野心,為了重新坐大,要麼去努力開拓西域,要麼狠命一賭,直奔那吐蕃發源之地。
但如今按成公英所說,已完全稱得上是殘部的韓遂,竟還想玩兒平衡。
龐統心裡搖搖頭:
遂子啊,這製衡的水太深了,你把握不住啊。
還是應當讓我來幫上一幫:
“既如此,待成公將軍返回時,我遣使一隊,與成公將軍同行。”
“畢竟這批駿馬甚是優良,還需當麵謝過征西將軍。”
成公英愁眉苦臉點點頭,龐統的要求也稱得上合情合理無可厚非。
隻不過他心存忠義奉韓遂為主,眼看著韓遂從雄踞一方變得眾叛親離,如今還打算靠著閻行在曹操這裡謀一條後路。
故而成公英心裡有同樣的哀歎:韓將軍確實真的老了。
不過此事也隻能算是插曲,眼看著趙雲馴馬結束,趙雲的親兵也陸陸續續開始選自己的新坐騎。
趙雲安靜佇立在一旁,看著自己親兵們有說有笑的對駿馬評頭論足。
百無聊賴的張飛便遊蕩了過來:
“子龍不勒令他們選同一個顏色?”
趙雲哭笑不得:“沒必要。”
“公孫將軍那是為了威懾胡人,且遼東不缺馬,故而能如此組建騎軍。”
“我等如今騎軍草創,如何能效仿?”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不過張飛還是唉聲歎氣的,表示很想看看。
也就是在兩人聊天的空檔,遠方平地有煙塵揚起。
僅僅數騎而已,因此趙雲親軍隻是多露出戒備之色。
而這份戒備也很快被張飛打消:
“來的乃是馬孟起。”
那幾騎都乃涼州大馬,因此也是奔若流星,很快便閃至幾人麵前。
人未下馬,聲先至:
“張翼德,我聽聞說那石家莊趙子龍來了。”
“現在何處?”
張飛訕訕一笑,抬首望天。
幾匹神駿的西涼大馬很快被勒停,然後幾個人從馬匹上跳了下來。
趙雲看去,第一眼就被為首者吸引了雙眼。
說實話,長得帥的人他趙雲也見多了。
比如那周瑜,比如軍師,比如蔣公琰。
但長得帥還如此高調的人,確實還是頭一次見。
鎧甲用外翻皮毛所製,明晃晃亮閃閃的鐵片點綴其上。
雖是著鎧,但腰間偏偏還係了一條玉帶,肩上更是披了一件皮毛大氅。
不知為什麼,趙雲忽然覺得這馬超應當和那江東的“錦帆賊”挺合得來。
不需要繼續問張飛,在馬超喊出那一嗓子之後,趙雲的親兵都扭頭看著自家將軍。
馬超用探究的眼神看著趙雲:
“曹賊軍陣內可七進七出?”
“意外遭敵時能一騎當千?”
“奪益州時能三百破兩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