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嶷連夜攻克泉陵後,隻是簡單休息了一晚便領著部下重新出發。
交州使者入南中時,僅知江東攻荊南諸事。
而隨著張嶷一步步北上,整個荊南的大概局勢也儘展示在麵前。
荊南的東部多水脈,一條湘水直接將零陵桂陽長沙三郡給連通了起來。
而且東部也與江東接壤,因此攻起來可以說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要說唯一還好的就是湘江是從零陵郡的陽海山發源,然後自南向北彙入雲夢澤。
這種情況下江東從雲夢澤發兵攻荊南一路都要逆流而上,如今張嶷自南方而來,反倒剛好可以借水勢順流北去。
不過如今桂陽長沙二郡儘沒,若是從泉陵駕船順湘江北去,一路阻攔恐怕頗多,說不得得要打穿江東在湘江上的全部防線才行,風險很大且耗費時日很多。
坐在船頭的張嶷掰著指頭仔細盤算,這也是他沒有選擇順湘水而下的原因。
順水雖好,但一路下去最終就要進入雲夢澤,到時候自己這三千人恐怕都要喂了雲夢澤的魚鱉,這條路風險太大。
水路不能走的話,北上江陵也就剩下兩條路,要麼走漢壽這條陸路過去,要麼鑽進武陵郡的山林。
鑽山雖然安全,但張嶷人生地不熟的,直覺上認為與其鑽山還不如去雲夢澤跟江東拚了。
因此擺在麵前的唯有一條路,走陸路經漢壽去江陵。
“還真讓這魯先生說中了……”張嶷喃喃道。
從南中入交州與那一隊使者同行時,那位魯先生便給張嶷大概猜測分析了如今的荊南局勢。
最終斷定張嶷若要援江陵,必經漢壽,因此給他設計了過泉陵後上岸經永昌直插昭陵縣,隨後奪船入資水順流到益陽,隨後再棄船往北。
如今張嶷的行動與那魯先生的分析,分毫不差。
“可這魯先生也沒說漢壽竟有如此江東軍啊……”張嶷略感頭疼。
幫吳巨破敵後,從江東降卒口中張嶷就了解到,如今荊南各處的江東軍都有抽調精銳支援漢壽。
這與魯先生所猜測的“漢壽應有輜重而無重兵”相悖。
至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張嶷不得而知,根據那個自封零陵上將軍的夯貨的說法,似乎江東方麵認為隻要攻克了漢壽,那麼整個荊南就不成問題了。
雖然魯先生的分析出了一點意外,但這漢壽無論如何都是要去的。
畢竟陸地上即使碰到萬餘陸兵,他們三千精銳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要是在雲夢澤被萬餘水師包圍,除了跳水自儘以全皇叔之賞識,張嶷想不出來能有第二個結局。
而且看起來漢壽似乎有一支強軍正在抵抗江東,若是如此的話便算得上友軍,無論如何都要施以援手。
一念既定,張嶷從容起身來到船側,將一個操船疲累的士卒給替換了下來。
隨著張嶷的帶頭,益州軍們劃船的動作也愈快,這艘載滿了人小船的速度也再快了一分,朝著益陽疾馳而去。
“董襲,你這個手下敗將竟不敢再戰,真乃無膽豬狗,懦如鼠輩!”
漢壽亂糟糟的戰場上,沙摩柯的這一聲暴喝頗為響亮,被馬良糾正過的官話沒有多少口音,字正腔圓的在整個戰場上空回蕩。
江東軍騷動停滯了少許,隨後便有人回頭往後看去。
這當然是什麼都看不到的,但在後方中軍大旗下,董襲羞憤欲死,很想就這麼出陣迎戰雪恥。
但手一碰到武器便想起來這沙摩柯的蠻力和詭計心裡便有點犯怵,一時間有點猶豫不前。
“此乃敵將激將也,元代勿要困擾。”
眼見董襲臉上神色變幻,潘璋哈哈一笑趕忙對其寬慰一番,隨後信心滿滿道:
“蠻虜自大,不識勇武,且看某臨陣敗敵,漢壽今日必克!”
安慰了董襲之後,潘璋信心滿滿提著武器便去。
董襲很想說些什麼,但眼看著潘璋誌得意滿的樣子還是明智的選擇了閉嘴。
臨沅之戰被沙摩柯生擒後,董襲已經成了事實上的光杆將軍,部曲死的死降的降。
如今跟在身邊的僅有數十親兵,一行人都是被那漢壽潘氏給釋放回來以顯對江東誠意的。
董襲歎了口氣,拿起杯子無聊的小口抿著水喝,心裡則是打算著此戰過後無論如何都要借點人馬再去打幾趟山越才行。
同時董襲心裡也在默默數數,數了三十七個呼吸之後,沙摩柯的狂笑聲再度響起:
“就這也敢稱猛將?江東如今無勇輩乎?”
隨後帳門被再度掀起,潘璋被人七手八腳抬了進來。
三十七個呼吸之前那股派頭已經消失不見,此時的潘璋一邊臉頰已經腫了起來而且沾染了不少泥土,身上華麗的皮甲也殘破了不少。
一番亂七八糟的救治過後潘璋也終於悠悠醒轉,他第一時間便是想責問董襲,但看到對方臉上的苦笑,潘璋一時間也不好再說什麼。
“雜蠻悍勇然少寡,難敵我軍之眾,文珪大可徐徐圖之。”
董襲給了個四平八穩的建議,潘璋雖然臉上多有不願,但心裡也知道,這就是最穩妥的法子。
聽著帳外沙摩柯的叫罵,潘璋一時有點心煩,揮揮手直接下令:
“弓卒上前,務必讓那雜蠻頭子閉嘴!”
隨後兩個江東猛將對視一眼,然後一起歎了一口氣。
在江東時,他們哪個不是以勇武之名橫行鄉裡?甚至有大姓贈他們以“虎臣”美稱。
潘璋董襲雖然嘴上從來不認,但心裡還是頗為受用的。
但怎麼出了江東後就如此不順?往北被張遼殺的大敗,往西如今領近四萬之兵圍萬餘雜蠻,卻眼看著要行圍困之勢。
莫非江東真不如北人勇武?
此時漢壽,被箭雨壓回城內的沙摩柯罵了一句:
“呸!這江東鼠輩一個比一個孬種!”
在沙摩柯看來,赤壁之戰過去才幾年?眼前這近四萬兵卒當中必然有不少當年曾聽命於周公瑾的。
兵幾乎還是這些兵,當初周都督不過率軍三萬便敢擋住號八十萬的曹軍。
如今這吳將領三萬多人麵對萬餘人反倒是裹足不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