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幽並爭鋒(2 / 2)

曹軍從潁川去江陵,要麼繞弋陽,穿群山至江夏,再去江陵,此行千餘裡。

要麼繞廬江去江夏,此行一千五百餘裡。

趙雲精騎從宛城去江陵,儘可直路南下一片坦途,不過七百餘裡地。

隻是令趙雲頗為意外的是,還沒趕至江陵呢,隨軍的斥候就報告說在長阪坡遇到了曹軍的斥候。

敵軍在前不明情況,趙雲選擇在長阪坡北八十裡處的編縣駐兵休憩。

隨後便是斥候頻頻出動,兩方的斥候在當陽一帶激烈交鋒,彼此都努力突破對方的防線深入其後刺探情報。

“張遼為主帥,率精騎近五千,駐兵麥城。”趙雲聽完斥候稟報重複了一遍確認無錯漏,便拍拍斥候肩膀令其去休息。

“趙雲為主帥,駐兵編縣,人數不明,根據馬匹推測約有三千餘兵馬?”張遼饒有興趣,同樣拍拍肩膀示意斥候退下。

兩位主帥在沉思後不久,便下了同樣的命令:

“明日卯時早飯,辰時進軍編縣/麥城!”

兩人分彆都稱得上劉備和曹操的愛將,因此對如今整個戰場的局勢也都更心知肚明。

曹公派吾繞行千裡,誌在荊州速勝!

玄德公令我經上洛奔襲,必保江陵無虞!

張遼所恃者乃去年合肥大勝,威震天下。

趙雲對敵將知根知底,而且如今麾下有一隱秘精兵,必能破敵!

經過一晚的休息,兩支昂然之師最終在長阪坡遭遇。

再次踏足此地趙雲心中激蕩,數年過去,與曹軍再度相戰於此,隻不過如今劉在北,曹在南,讓他也不禁在心中慨歎命之奇。

兩方的主帥也沒什麼好敘舊的,畢竟張遼對趙雲並不怎麼熟悉,趙雲雖然熟悉“張遼”但本身也不是多言的性子。

因此遭遇之後的第一時間,兩人便已經在分彆大聲下令。

隨後,騎軍齊動!

對張遼來說,敵寡我眾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采用的戰術也是最簡單直接的正麵衝擊。

以兵力優勢結騎兵衝陣,樸實無華毫不花哨的戰法,也是出身並州的張遼最熟悉的戰法。

從正麵碾碎敵人,然後如同餓狼追擊將敵軍一步步蠶食殆儘,這也恰好是張遼最為熟悉的戰法。

趙雲則是第一時間令騎兵正麵避開,然後嘗試斜角對衝。

這種從幽州突騎中沿襲的戰法被趙雲傾儘全力施展了出來。

幽州騎兵最善突襲,但這個突並不意味著無腦衝鋒,而是因為幽州騎擊胡的時候往往是以少戰多,而且騎兵精貴不可能去和胡人對衝,那樣即使一騎換十胡,對公孫瓚來說也是毫無疑問的賠本買賣。

那麼最終的選擇就隻有一個,發動騎兵優勢以作刀,將胡人作餅,行斜角突襲的分割包圍殲擊之法,猶如利刀分餅一般。

張遼起初在看到趙雲同樣動軍衝鋒還想大笑,但隨即就發現敵軍衝鋒的方向並非自己的中軍,於是也同樣反應了過來。

是結陣固守緩撤將敵軍引離開闊地帶?還是就此轉向也嘗試攻側翼迫使對衝?還是……

隨即張遼就清醒過來,如今戰場上容不下絲毫的猶豫。

對麵這支騎兵猶如狂風一般從張遼騎兵的側翼刮了過去,與主陣嵌合的並不緊密的百餘騎就如同落葉一般被精準掃滅。

首戰不利讓張遼霎時間清醒過來,隨即就注意到了不同:“馬……”

這支騎兵跟在合肥城下那江東拚湊出來的可笑馬步兵完全不同,相比較白狼山下的烏桓騎也又有猶有勝之。

身形矯健的良馬,戰意盎然的騎兵,以及執行的一絲不苟的戰術,這是一個強敵!

張遼感覺整個身體都有點沸騰了起來,白狼山之後至今已五年多了,直至如今才遇到一支強悍的騎兵!

同時也有點戰栗之感,當年在長阪坡此地,劉備猶如喪家之犬,如今竟能荊州敗曹公,並且還有如此精銳!

不僅是為了曹公,同樣還有身為並州兒郎的自尊都不容許他輸!

於是很快,整個戰場上馬蹄聲隆隆,但廝殺之聲卻甚少。

兩支騎兵不斷的調整方向奔襲,張遼謀求正麵衝擊擊潰,趙雲也一直都在盯著敵軍的側翼,突襲間兩軍交錯也隻是一觸即分。

甚至為了指揮方便,兩軍主帥乾脆都親身領軍在前帶領大軍方向。

隻不過整體對張遼來說更加疲累,因為兵馬更多,而且整體來說處於守勢,他需要全神貫注盯著敵軍最前端判斷著趙雲的意圖並提前做出攔截。

但很快,這支精銳似乎也厭煩了這樣的遊戲,在一聲響亮的呼哨後,他眼看著這支騎兵打了個一個回旋,橫在了他的側翼。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