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肯定之後的李世民也心情大好。
既然是盛唐,既然是巨唐,那正應該有一部合乎巨唐身份的巨著!
相較於初唐極其充沛的武德,李世民也一直想要令初唐在文治上有所建樹。
雖然後世一說起來此時,左一個將星右一個戰神聽起來很美好,但泛濫之後也就那麼回事。
反而令他對盛唐時的詩仙詩聖等等頗為向往,但這些後輩都要出於幾十年後了。
更彆說那詩仙李白的出生地碎葉城現在還沒打過去呢。
但此時李世民有一種豁然開朗之感:
以文留名何須詩仙?這巍巍巨唐本身就是最好的一部詩篇!
一個小心病解決,李世民一時間都有神清氣爽之感了。
如今的貞觀,不僅要修史,還要修書,而且要大修特修。
他要將初唐的這錦繡畫卷徹底裝到書本中去,留與子孫,見盛唐風采。
初見這光幕,馬周稱得上心神俱震。
但這光幕並沒有留給他緩衝接受的時間,馬周也隻能強迫自己暫時接受,然後努力去思索其中的含義。
身旁的孫太醫說的明白,此祥瑞乃是千百年後的年輕人閒話曆史,若是其說起了沒聽過的朝代,那定然是唐亡之後興起的朝代。
當著陛下的麵大喇喇的說唐亡之後如何如何,當即就嚇得初入官場的馬周汗出如漿。
但當時陛下聞聽如此說法也隻是不滿的輕輕哼了一聲,並未反駁。
眼見陛下如此反應,而且宰相公卿都一副理所當然見怪不怪的樣子,馬周隻能努力不去思考其合不合理之類的說法。
隻是還沒從唐亡的消息中回味過來,馬周就看到了修撰類書之說。
作為一個依靠讀書改變命運的科舉狀元,馬周對書籍是有熱愛的。
故而這《四庫全書》直接讓馬周蹙起了眉頭:
“半修半毀,如何著書?”
對此李世民不予置評,孫思邈咳嗽了一下,斟酌著道:
“修《四庫全書》之朝,乃是由遼東異族入主中原而立國……”
一句話便讓馬周再次沉默下來想起來了魏晉南北朝亂世。
餓殍枕藉,哀鴻遍野,生民多艱。
於是馬周的眉頭擰了起來,此前的興奮感也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李世民的臉色也板了起來,蓋因為看到了魏文帝所歎的“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當初他讀史冊時就曾感歎過這曹丕狼子野心真乃毫不遮掩。
畢竟禪讓這東西若是說穿了拚的就是兵力,都不消說堯舜,夾在兩漢當中的王莽不就是如此?
王莽稱受金匱乃是受命於天,“被迫”接受了禪讓,但野心也昭然若揭。
曾經李世民也嘲笑過此般掩耳盜鈴之輩。
結果沒想到起兵定天下之後……
畢竟認真算來,他李世民如今的皇位也是太上皇禪讓而來的呢。
最終李世民也隻能沉默下來。
孫思邈從側麵看去,從馬周臉上看到了毫不遮掩的迷茫。
而陛下滿臉都寫著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