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事情簡單分派出去之後,對接下來的事情孔明覺得自己大概能想象的出來。
如此優渥的氣候定然也使得草木生長更加容易,且初唐時經過亂世百姓人口稀少。
這般情況下唐朝的官員估計很難對樹木砍伐上心。
而隨著氣候的變化,這般不上心的後果便迅速對唐朝造成了反噬。
前人砍樹後人遭殃,孔明深以為然。
而且這唐朝看起來都不需要等到後世,當前朝代就已經應災了。
……
汴京暖房中紛爭稍歇,趙光義揉捏著肩膀小心坐下,趙匡胤臉上餘怒未消,但因為太黑了沒人看得出來。
而聽著光幕簡單的講述,趙匡胤同樣發自內心的豔羨。
如今宋朝在耕田上與大唐的差異他是知曉的。
隻是沒想到簡單的“天變寒了”背後,竟能有如此複雜事情。
因此難免如劉備一般,心中暢想若是能如這唐一般……
然後他便看到趙普的臉色比他還苦——趙普麵皮還算白淨,有什麼表情也看的很清楚。
“這氣候優渥雖不及唐,但……”
趙匡胤話還沒說完,趙普就搖了搖頭,澀聲吐出兩個字:
“黃河。”
於是趙匡胤瞬間警醒。
剛才他隻顧得看那唐朝的優渥了,差點忘了唐朝遺留下來的大麻煩:黃河。
光幕說的簡單,但此時回想起來他的整個脊背都在發涼:治標不治本。
這其中的意思非常簡單直白,但其後的意思恐怕便是整個宋朝都要與這黃河鬥來鬥去了。
哦不對,南宋好像把黃河也丟了……
趙匡胤本就黑黑的臉色此刻更加黑如鍋底,原因很簡單:
汴京城就在黃河邊上呢。
該要如何麵對黃河,這恐怕是個前所未有的難題。
……
而李世民就是純純的不能接受了,畢竟此前他還毫不遮掩的嘲笑過這弱宋來著,認為其不適合做繼唐之王朝。
結果如今看來,這宋朝積弱的原因竟還有大唐的鍋?
這是李世民萬萬不能接受的。
“明日起,便去勘察大唐境內的煤炭礦山!”
後世說的內容或許有聳人聽聞的成分,但有那張氣候變化之圖為輔,他同樣也明白:
如此這般氣候至多維持兩百年,隨後的氣候趨於寒冷並不會因天子或天可汗的意誌而改變。
如今大唐的曆史已經緩緩改變,唐朝或許能再多百載國祚,或許也會因什麼意外提早滅亡。
但總之,他們這群人總歸是要為子孫考慮一番的。
畢竟就算是朝代更替,天子移位,但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終歸還是華夏子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