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長安甘露殿。
上一次光幕出現是元月三,此次三月之隔後便是四月三。
進入四月後氣候變得徹底宜人起來,長安內外也變得更加忙碌。
算學從國子監內獨立出來設閣,朝堂內外雖多有非議之聲,但經過宰相和皇帝的聯手推進,以及涼州起戰事分走了注意力,整體的推行還算比較順利。
三月底時李世民也正式下詔,列吐穀渾罪狀,令已在涼州備好的李靖正式征伐吐穀渾,擒其可汗於長安問罪,此事在長安內外引起了不小波瀾。
已經親眼見過的獻俘頡利的長安百姓很不滿足,覺得將那吐穀渾可汗拉來剛好湊一對,而且陛下都說了,那吐穀渾屢犯邊疆,就應該將其吊起來打。
朝堂中則更悲觀一些,畢竟無論是兩漢時對匈奴的戰爭記錄還是代國公奇襲頡利,都說明對付胡人之勝法唯有直取帥帳一條路。
這吐穀渾的王帳大門朝哪邊開,代國公知道嗎?
一旦不能速勝吐穀渾,糧草周轉靡費頗多,恐怕還會引得剛剛安定一年的河西再起波瀾,為何就不能徐徐圖之呢?
但讓禦史們不解的是,此次宰相們依然與皇帝保持共進退,甚至就連昔日聲音很大的秘書監魏征,此次也偃旗息鼓。
於是禦史們聒噪了一陣最終也還是平息了下來,畢竟大軍已經開拔,陛下詔令已發,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這般一來,秦瓊和尉遲敬德也找到了事情做,以前方送回來的戰報嘗試推演前線戰局,為之後的親自領軍出征做準備。
至於倭國使團,禦田鍬相當沉得住氣,他打算如中原天子所言,在長安待到七月等那吐穀渾的可汗也被獻於長安後,再帶著使團東歸,如此才好讓倭王知曉兩件事以推進事先謀定的計劃:
大唐非常強,說滅你就一定滅你。
大唐對東海沒興趣,滅吐穀渾也是為了全力經營西域。
至於大唐能否速滅吐穀渾?禦田鍬可能比李靖本人還有信心。
大唐,怎麼可能會不勝?
等到時間正式來到四月份之後,李世民在私下與杜如晦和房玄齡商議過後,最終也是決定將自己的皇後請過來一同觀看光幕。
畢竟往大了說乃是母儀天下的唐皇後,有對太子言傳身教之能的生母。
往小了說,如今李世民和自己觀音婢閒暇聊天時多有提到光幕後世,每當說起來這些事時皇後眼中的好奇之色是掩蓋不住的。
再說了恰巧幾個將帥皆外出打仗,甘露殿的椅子空著也是空著……
於是四月三時,長孫皇後也再次來到了甘露殿。
隻是看著光幕上後輩所說,李世民也是苦笑一聲:
“與其來得早,倒不如皇後來得巧了。”
長孫皇後抿嘴一笑也不評價,同時心中也是滿心好奇。
武家小娘才情不錯,也很討她喜歡,但無論如何也無法想象其能和陛下一般登臨帝位號令天下。
不過眼看著光幕上飄過去的字跡,李世民也毫不客氣上前提筆就寫下了反問。
同時不忘跟自己皇後誇耀:
“朕說了,和諸葛武侯,熟得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