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大善!”
這同樣是張仲景對產鉗的簡單評價。
老神醫對婦科不陌生,但對婦產科還是比較陌生的,但如今亂世行走四方最不缺的就是見識。
因此隻是琢磨了一下便猜測出來了大概用法,隻待找機會驗證。
對於什麼奪嫡奪皇位爛七八糟的事情老神醫並不關心,現在滿心考慮的便是何時早點散會,好讓他回去委托鐵匠將此物打出來試試。
另外便是不知此物改一改能否用於豬牛羊了。
畢竟如今這世道,再怎麼說,牛命還是要比人命要金貴一點的。
孔明則是苦笑,瞧著後世所說的難產主因是結婚太早止不住的歎氣。
結婚早故而生產早,生產早所以難產者多。
但畢竟亂世至此,安能何為?
男子二十歲方才加冠,但十七八歲臨陣者比比皆是。
女子十五歲才至及笄,但十二三歲成親也並不鮮見。
此等民間風俗,已非一兩歲之功能改之的。
而且寫寫畫畫間孔明想的也更深,若是成婚更晚難產者更少,那便說明關係此厄的是身體強健程度。
能影響到身體強健與否的,還有吃飽穿暖……於是問題就又繞回亂世這個環境上。
若是生民百姓少有所學,壯有所用,老有所依,那或許這後輩隨口所言的弊病便不成問題。
歸根結底,無非還是教育二字,且還需繼續效仿和熹皇後,令男女皆有所學也。
另外便是……想辦法將加冠禮與行笄禮置於男女同一年歲?
但想想若是改製便是違禮,即使是孔明也隱隱感覺有點腦殼痛。
如今展望,還定三秦後麵對曹操已有必勝之心,但前望興炎漢之途,依然還是長路漫漫也。
至少女醫孔明就覺得很有必要,但麵對的困難也是想想便知。
不過……想到此孔明心裡反倒是還輕鬆了點。
至少他們麵對這漫漫長路,隻需審時度勢而不需苦苦上下求索,可稱幸事也。
【已經眼看著奔八十的武則天對太子升起了防備之心。
張氏兄弟直接就成了受益者,聲威日隆。
703年,張易之家奴在長安鬨事橫行不法,被當時宰相魏元忠撞見當場杖斃。
有道是打狗也要看主人,張易之當場就發揮武周時期特色,給魏元忠捏了個謀反的由頭。
事兒不大,就是托弟弟張昌宗給老太太吹枕邊風,說是私下聽到宰相魏元忠和司禮丞高戩議論:
太後老了,不如挾太子以圖長久之計。
基本就是不過腦子的誣言,但依然引得武則天大怒,召見當事人要當場對質。
張昌宗是有恃無恐的,為了捏這個罪名專門收買了鳳閣舍人張說出庭作偽證。
但沒想到這個張說又被李唐派的宋璟收買,麵見老太太時當場哭訴,將張宗昌如何威逼利誘他作偽證的事兒抖了個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