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撐船打鐵磨豆腐(1 / 2)

“大明宮?”

李世民念叨著這個名字,非常直接的便想起來了《詩經》中的《大明》篇。

隨即便是有點羨慕——敢情這唐朝,李隆基有大明宮,武則天有萬象神宮。

唯獨他和李治要住在這夏季悶熱潮濕的太極宮被濕暑折磨?

於是李世民心中登時便不愉起來。

就比如兩年前,當時他被濕氣病折磨,長孫無忌建議造亭榭養身以避濕氣,他都搖擺了好久方才決定。

怎麼子孫後代一個個大興土木絲毫不手軟的?

難怪個個皆有昏君之相,難怪有天子九逃!

於是李世民當場也改了主意,低聲道:

“等西域稍安,海波暫平,朕定親修這大明宮!”

這話讓長孫皇後頓時“噗嗤”笑了出來,隨即便趕忙掩麵道:

“陛下若早有此心,何苦歲歲皆遭濕氣病累人?”

李世民不以為意,點著頭大加讚同。

他當然不至於靡費民力,如那萬象神宮一般鑄不世“奇觀”以至於“誤國”。

但如今傳於前隋開皇二年的太極宮,往後確實與他要親手締造出的盛唐氣象不太相合便是。

夫妻之間調笑淺嘗輒止,長孫皇後反倒是認認真真拿過來紙筆,就著榻上的矮幾,也認認真真謄抄起後世隻言片語間說起的過年諸事。

李世民探頭過去,看到的便是皇後之記載相當精要,比如臘八粥以糧果雜成的要點,比如小年夜相關的蔗糖蜂蜜之爭,還在一旁用娟秀小字寫了“或可於禁苑試新畜蜂法”。

皇後的心思,李世民也轉瞬間便品味過來。

嫘祖身為黃帝元妃發明養蠶,如今這馴蜂雖是薑岐所開,但若能探出後世養蜂之法,那亦可稱功績也。

於是李世民也隻是一笑,不再言語。

宰輔們對著禮節諸事吹毛求疵,或探究蚊蠅之害如何能與老鼠等同?

閻立德則是手上不停,根據簡單的“湘”“贛”二字嘗試推測其地所在。

作為一個通熟建築的人,閻立德恐怕是這殿內最明白其作用的人。

以石灰調配而成的漿、膏,皆乃牆壁塗色與磚瓦粘合之上品。

將作監冶鐵時加石灰,亦可使鐵愈純,便於鍛鋼。

如今又知此物還能滅蚊蟲,閻立德仿佛已經看到了其相當廣闊的前景。

……

“這湘贛,所指應是荊揚之地。”

龐統覺得這個判斷起來太過簡單。

畢竟在荊州時他也去過湘江,此河縱貫荊南,很難忘記。

而贛同樣容易,畢竟廬陵的治所便在贛縣,他也記得清清楚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