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生辰飲毒酒(2 / 2)

內侍們麵麵相覷,最終還是站在最前的內侍小心問道:

“官家,若其知牽機藥呢?”

趙匡胤不耐煩道:

“此事交予禁軍去辦,若其知牽機藥,暫押台獄便是,還需朕教?”

內侍委屈應聲,連滾帶爬就要出門去吩咐。

但旋即趙匡胤想了一下,便追加了一句:

“若其不知牽機藥,亦需咱押於晉王府外。”

於是內侍趕忙又連滾帶爬的回來躬了躬身,隨即從殿偏門出去吩咐禁軍。

一時間趙光義整顆心如墜冰窟,差點被兄長的吩咐氣笑:

既然左右都要關押,那還問什麼?

不過他也不敢辯解,畢竟此時幾乎已可稱自身難保,壓根也很難去關注其他人了。

醫者而已,應當不敢隨意推諉加罪自己。

歎完之後,趙匡胤反倒是為這禮賢宅有點歎息。

看得出來無論是何時,他一直都是想要令天下重新歸一的,為此不惜出這等手段為國籌財,但奈何……

死死盯了弟弟的背影一眼,趙匡胤也在心底暗暗下定決心。

無論這燭影斧聲最終是真是偽,晉王都需要好好歇一歇了。

……

“毒酒……嘿。”

李世民搖了搖頭,臉上有不加掩飾的失望。

孫思邈倒是對那牽機藥很有興趣,如今他也知曉若通毒理便需先通醫理,若是真有此毒藥之方,說不得還能據此反推出來兩張治病救人的方子。

此時眼見李世民一臉無趣,便笑道:

“陛下希望這燭影斧聲當如何?”

李世民想也不想道:

“當然是以利斧砍開頭顱……”

話剛說出來便覺得不合適,於是李世民咳嗽一聲道:

“然其真偽猶未可知,朕當然還是希望這趙大趙二皆真兄友弟恭。”

隨即李世民心中歎息:何時開始說兄友弟恭還需加個“真”字了?這後世當真害人不淺!

杜如晦搖搖頭評價道:

“若這幾般毒酒皆為真,那這宋初始便已失正也。”

甘露殿君臣幾乎不約而同齊齊點頭認可。

畢竟這幾個國主皆為階下囚了還怕什麼?若其能反複,你都擊敗其第一次了難道還不能擊敗第二次?

“若因猜忌而使毒酒,則為庸夫所為,不似人君也!”

魏征皺著眉罵了一句。

李世民笑著搖搖頭:

“且等等,觀其真假便是。”

【在趙匡胤猝死的當晚,北宋正史當中記載了比較耐人尋味的三人動向。

首先是晉王府上趙二的兩個親信:善醫的程德玄,善跳大神的馬韶。】

趙光義感覺自己一顆心再也不會跳動了。

渾渾噩噩間他聽到身後的兄長有條不紊的吩咐:

“再去給方才的禁軍追加咱的口諭,那程德玄不需要問牽機藥了,直接抓了便是。”

“還有這馬韶,清查晉王府務必將其搜出,並嚴加看管!”

“還有,令禁軍將晉王府暫時圍起,禁人進出。”

趙普略有擔憂的看了趙光義一眼,又看了那一邊眼看也是完全聽不進去勸諫的官家。

隨即輕歎一聲:

削晉王羽翼之事,他已數次詳陳官家,隻是沒想到今日便遇到這般事要倉皇而動。

隻願行事能順利才好。

【一般來說,如今稱北宋初期有三大謎案,分彆是陳橋兵變、燭影斧聲、金匱之盟。

金匱之盟後麵會說到,這個陳橋兵變曆史課本有就不再贅述,總之就是趙大這個皇位拿的不怎麼光彩,因此繼位後直接就下令禁止民間私自跳大神。

這很好理解,畢竟道教從立教之初就定下了指導方針:堅持造反絕不動搖!

北宋初期趙匡胤相當怕這群人跳出來陳說天命引起亂子,乾脆一禁了之。

這種情況下馬韶能成為趙光義親信,本身就能說明趙二對皇位的態度,以及對大哥的想法。

時間來到十月十九日夜裡,距離趙匡胤暴斃僅僅一天的時候馬韶忽然去拜訪了程德玄。

程德玄對這個大仙兒的忽然來訪很是驚訝,直接就詰問大仙兒來乾嘛。

馬韶則是直接開門見山:明日乃晉王利見之辰,所以過來告訴您。

這在當時絕對算得上誅心之言了,程德玄第一反應就是被嚇了一跳,隨即直接將馬韶關了起來起身去找趙光義。

史冊當中趙光義也被嚇了一跳,先是誇獎了程德玄做得對,務必繼續將馬韶好好關押。

隨後說今天已經晚了,等明天我再去將這件事報告兄長,於是程德玄才放心的回去睡覺。

而到了二十日的晚上,事情變得更加奇怪,先是夜裡有人拍程德玄的房門讓他進宮,隨後程德玄在差不多淩晨兩三點的時候收拾了一下,不進宮反而去了趙光義處,並且也不進晉王府,就是淩晨三四點靜靜的的等在晉王府門前。

很快,宮中內侍王繼恩從宮中出來要去晉王府上,被在此處等候的程德玄攔住問宮中何事,王繼恩說官家駕崩,請晉王入宮顧命。

前前後後說的比較繞,總之就兩點:

跳大神的馬韶突然的預言,程德玄在沒有夜生活的北宋初期行事如此奇怪,都說明這兩個晉王親信對將要發生的事情有所預料或知曉。

內侍王繼恩的出現請趙光義繼位更是怪中怪,與製度相悖。

而關於王繼恩,司馬光在《涑水記聞》當中稱宋皇後在知道趙匡胤死亡後想迎立趙德芳,內侍王繼恩相當大膽的插入了皇後立嗣的爭論,並假稱去迎接趙德芳,實際上是偷偷出宮將趙光義接了進來讓趙二成功登基。

《涑水記聞》是司馬光為寫《資治通鑒後紀》準備的資料集,這段記載則是司馬光采訪自錢公輔。

錢公輔曾做過知製誥算是半步宰相,因此這個資料也相當保真。】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