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趙二亟需一個背鍋俠……啊不,需要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臣來力挽狂瀾。
此時趙普因《班師疏》的先見之明在宋廷中廣受讚譽,而且儲君趙元僖也力勸趙二召趙普回來背鍋。
於是已經六十四歲的趙普三度拜相,回來給趙光義擋槍子兒來了。
等等,到這裡可能會有觀眾姥爺疑惑,前麵儲君不還是趙元佐麼,怎麼此處變成趙元僖了?
這件事兒倒也簡單,趙廷美憂悸而死的消息傳到京都之後,趙光義心頭的一塊石頭落地,而他的嫡長子趙元佐則是心中一根弦兒終於崩斷:“廷美死,元佐遂發狂”。
另外,雍熙北伐的前一年,趙二為賀重陽節召子嗣同樂,發瘋的趙元佐以被冷落為由縱火焚宮,直至次日天亮煙火未熄,這等事情自然是瞞不住趙二的,由是趙元佐被廢,貶為庶人。
另外後人有猜測趙元佐實際上是因為眼見了老爹的種種苟且之事對皇位畏如蛇蠍,故而裝瘋賣傻,不過這個說法缺乏具體證據,隻能暫且擱置。
趙元佐被廢了,接過了儲君之位的趙元僖也沒逍遙幾年。
雍熙北伐七年後,趙光義死前五年,二十七歲的趙元僖暴死。
不出意外的,趙元僖之死也屬宋初疑案之一。
趙元僖死的突然隻是其一,趙匡義對這個兒子也是很喜歡,想要在葬禮上追封太子。
結果追封儀式還沒舉行呢,趙元僖寵妾張氏就被趙二以僭越罪絞死,張氏父母墓皆被搗毀,全族流放。
趙元僖的追封太子儀式也隨即被叫停,改為一品鹵簿埋葬,開封府中被連帶追責免職的官員更是一長串。
以上是正史當中對趙元僖事情的記載,其中顯而易見有很多含糊不清的地方,疑雲重重。
而李燾在《續資治通鑒長編》當中,則是蜻蜓點水式的補充了一個野史流傳的說法:
“又言元僖因誤食他物得病,及其宮中私事”。
根據這句話來看,趙元僖似乎從暴死變成了誤食毒藥而死,再聯想到同樣死的不明不白的李煜、錢俶、趙匡胤等人,很難不讓當時的文人浮想聯翩。
而關於趙光義對這個兒子死後為何前後態度相差那麼大,李燾同樣在自己作品當中蜻蜓點水一般記了一件事。
趙光義因為趙元僖之死大怒,將府中的官吏皆抓來拷問,左諫議大夫魏羽勸諫:
“漢戾太子竊弄父兵,當時言者以其罪當笞耳。今許王之過,未甚於是。”
古人舉例子勸諫時往往都會異常小心,更彆說麵對皇帝了。
也是因此,魏羽舉劉據的例子就相當耐人尋味,幾乎可以確定趙元僖之死至少是牽涉到了一些謀反的可能,隻不過這個謀反趙元僖可能隻是被利用的,而有謀反嫌疑的興許就是被寵愛的張氏。
宋朝對此事的記載非常少,因此算是又一樁懸而未決的案子。
也是因此,最終的太子成了趙二的三子趙元侃,也就是後來的宋真宗趙恒。】
“一瘋一反,不錯。”
趙匡胤躺在自己的椅子上,將兩腳蹺在趙光義此前的凳子上當做腳凳,趙匡義就那麼捂著腿仰著臉坐在地上。
整個畫麵非常不雅,但也沒人會自觸黴頭去找官家的晦氣,因此就當看不見。
趙匡義忍著痛反駁道:
“瘋或為裝瘋,反亦或為府中女眷欲反。”
從趙匡義角度來看,趙元佐是真瘋還是假瘋他拿捏不準,但這趙元僖之事他反倒能大概猜出來。
畢竟想想戾太子謀反的詳細情況,再想想那張氏是因僭越被絞,趙匡義從中很容易就聞到了陰謀的味道。
畢竟想也知道,從這趙元僖死時年齡來看,必有正妻。
有正妻的情況下,妾跋扈,且通過趙元僖將父母墳墓修的逾製,說不得這個狂妾便是以武則天為前鑒欲複圖之,隻不過後麵或出了差錯才導致趙元僖飲了毒藥。
這當中的可能性實在太多,趙匡義不願去猜測。
趙匡胤笑得前仰後合:
“若為裝瘋,則是父子離心。”
“若為從反,則是審察失明。”
“汝不隻是個好弟弟,竟還是個好父親,為兄今日方知也。”
趙匡義默然,無言以對。
略微緩解了趙匡義尷尬的是趙普。
就在這尷尬的氣氛中,趙普解冠散發,捧著冠帽長揖不起:
“臣普有愧於官家也,固請辭。”
眼看著這個老臣已經斑白的頭發,趙匡胤收斂了臉上的笑意,歎息道:
“則平何故如此?”
“此一時彼一也,吾以未出之罪責你,安能服眾也?”
不過眼見著旁邊的弟弟滿臉希冀抬起了頭,趙匡胤也直接將其希望掐滅:
“汝為晉王,當不同也。”
有何不同!若非站不起來趙光義簡直想要對著兄長咆哮,不過這些隻能存在於想象。
最終從嘴邊說出來的話帶著一股討饒的意味:
“官家若不欲斃臣於此,敢請太醫止痛。”
趙匡胤分外不耐煩了起來,叱道:
“些許疼痛,忍耐便是。”
“若不願忍痛,俺借官家一段麻繩,借著這矮凳汝在此挑一宜心之所便是,必無人攔也。”
趙光義於是臉漲得通紅,但最終也還是沒敢硬氣起來去討那根麻繩。
叱完了弟弟,趙匡胤轉向趙普重新和顏悅色起來:
“則平若是信我,便請收回成言。“
“若圖燕雲,豈能無卿相助?”
隨後趙匡胤起身,將這位老臣的頭發重新理了一下,然後將那冠帽重新戴了回去。
趙普不說話,隻是再次長揖而下,隨後默默站在了趙匡胤身後,隱隱將殿門堵了個乾淨。
眼看著臉色通紅但垂眼不敢對視的弟弟,趙匡胤心中反也歎息了一聲。
隨後想到了此前種種,遲疑了一下但最終還是指了一個黃門:
“汝善工筆,將殿內此景據實而作。”
小黃門抖著手哭喪著臉領命,隨後在其他黃門神色各異的眼神中,以一副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姿態埋頭作畫。
趙普猜到了這幅畫的作用,不過腦袋裡則是已經在思索如何讓這光幕襄助好複燕雲了。
不知諸葛武侯與唐太宗早觀光幕,從那後世有何所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