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 2 章(2 / 2)

窺風月 肆清酒 5758 字 10個月前

***

第二日天還未亮,謝蘊早早便起來簡單收拾了一下,揣了些碎銀子悄聲在村子口攔了路過的牛車,出發前往宜都郡,待到午時到了宜都郡,尋到府衙,給小吏使了些銀子,道明了緣由,便被領到一處大院子中。

便是謝蘊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卻還是被裡頭的場麵震了震,算是很大的一個院子,卻塞滿了幾歲到十幾歲的孩子,他們緊挨著席地而坐,衣衫破爛,麵黃肌瘦,瞧著比尋常人家同齡的幼兒小上許多。

她想到了這些流離失所的孩子會過的不好,卻未曾料到過的如此之慘。

昨日,謝蘊翻遍了南梁律法,才找到家中沒有男丁,田產要如何才能夠不被族裡收回,尋到最後,找到了個過繼繼子的法子。

數十年前,趙氏、安氏謀反,羌人趁著中原亂局,長驅直入,將漢人的房屋良田據為己有,未能逃出的婦孺或被收為姬妾或被罰為奴婢,男子統統被罰為苦力,地位不如牲畜。

這般的打壓下,但凡有機會逃出來的漢人,皆尋求機會南渡。

起初的時候,南梁朝廷會給南渡的漢人分田產屋舍,可惜南渡的漢人實在是太多,朝廷又動不得門閥士族的田產,最後田產分無可分,就這般多出許多流民。

流民多了便會生亂,為了安定,各郡縣均設收容所,收容十二歲以下的孩童,限製自由,提供食宿。

南梁的律法為了鼓勵有餘力的百姓收養流民幼子,因而事關過繼的律法要較舊律寬鬆許多,不用通過族裡的認可,隻需在府衙簽好收養的契書,便承認繼子的身份。

謝蘊也是流離失所之人,早些年憑借讀書識字謀了份寫信抄書的差事,又好運遇到周懲才不至於落到如此田地。

物傷其類,不忍看此情形,她扭頭問小吏:“他們可好尋到去處?”

待到問這話時眼眶已然泛紅,領著謝蘊前來的小吏無奈搖搖頭。

雖然律法已然鼓勵南梁的百姓收養這些幼童,但事實上,這些年會收養這些孩童的占少數,更多的是大戶人家缺少仆役,從收容所中購買。

此交易雖不可取,卻也不乏安頓這些流民之子的法子,總比到了十二歲還沒尋到去處,在街上鬨事或者是被充軍了強。

謝蘊看出了小吏所表達的意思,加之這些時日的遭遇心中再度酸澀憤懣,生出對羌人,乃至安氏、趙氏的憤怒,若不是這些亂臣賊子,她們漢人也不至於淪落至此,她更不會遭受這些苦楚。

麵對淒淒慘狀與殷殷目光,雖義憤填膺,但謝蘊卻也無能為力,她今日隻帶的走一人,便向眾人問道:“我家中無子,需尋一繼子,可有人願意跟著我走?”

話落,在院子中引起一陣騷動,一雙雙黑溜溜的眼睛都緊緊的盯著謝蘊,雖然謝蘊的衣著雖然樸素,可卻是來尋繼子的,即便是尋常農戶的繼子,也好過充軍或是去當奴仆。

不多時,院子中的幼童便紛紛舉著手想謝蘊湧過來,希望能被她選中。

謝蘊的手,將將要點到一個八九歲的孩童身上時,擁擠的人群外圍一個孩童轟然倒地,旁人聽到了,卻沒有人注意仍舊朝隻顧著自己,謝蘊於心不忍,轉頭問小吏:“大人,那人是誰,如何了?”

小吏往人群後頭看了眼,便認出倒在地上的是誰,惋惜道:“小娘子,那人叫鐘玄,身子骨弱,識得幾個字,隻可惜馬上滿十二歲了,估計會死在充軍的半道上。”

謝蘊的手頓了頓,最後落在了名叫鐘玄的孩子身上,道:“多謝大人,便是他了吧。”

選定了人後,謝蘊沒有敢在收容所多待片刻,她躲開那些孩童失望的目光,匆匆離開隨著小吏去過契。

***

將鐘玄帶回了家,謝蘊向周母與周家幼妹簡單交代了幾句事情的原委,兩人雖然震驚,秉承著對謝蘊的信賴,還是很快的接受了這件事情。

給周母說清楚原委之後,謝蘊回屋拿來了周懲的衣服遞給院子中的鐘玄讓他去屋中洗澡,鐘玄看了看她手中的衣服,又快速抬眸瞧了眼謝蘊,急匆匆的接過她手中的衣服,向著屋子裡走去。

周家幼妹懂事的默默取出兄長其他的衣服,用針線改小日後給鐘玄穿。

不消片刻,鐘玄洗乾淨了從屋內出來,之前未曾細看,謝蘊才發現鐘玄的相貌頗為出眾,五官深邃立體的不像是漢人,因為羌人對漢人的迫害,謝蘊本能的對這幅長相不喜。

細看,卻又能夠分辨,這不是羌人,因為那一雙眼眸,分明是漢人棕黑色的瞳孔,許是五官長的深邃些的漢人罷了。

似是察覺到她的不喜,鐘玄低垂著眉眼有些不安,他的動作局促的站在原地。

意識到她的表情嚇到了眼前的半大

Tip:收藏+分享窺風月,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