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懸金募死士(1 / 2)

頑賊 奪鹿侯 8874 字 6個月前

洛陽城西南十裡,周山。

鬆樹參天,金黃銀杏葉落了滿地。

張一川收起劉承宗的書信,端起望遠鏡看向不遠處巍峨的洛陽建築群。

在他身旁,參將宋江興衝衝地問道:“大帥,咱河南五營給大元帥長臉,大元帥的封賞得勁不?”

“封賞?”

張一川看了宋江一眼,微微抿著嘴,臉上的表情複雜,嘴角向下耷拉著,還硬要勉強扯出笑臉。

封賞,封賞個屁!

張一川的文化程度不高,不過是開過蒙。

但他不傻。

劉承宗以兵衙、禮衙、帥府中軍三個衙門,次第傳來兩封文書一封私信。

先讓兵衙當眾嘉獎他領兵攻陷永寧城的功勳,讓他在河南五營麵前邀足了麵子。

又以禮衙約定規製,將來捕獲宗王不得擅加殺戮,申明全軍。

有這兩份公文在前,河南五營的將校軍兵,自然都認為劉承宗給張一川的私信,必然是誇獎他的。

但最後的私信顯然不是這回事。

劉承宗就差指著鼻子罵他愚蠢了。

不過對張一川來說,問題不大……至少劉承宗在信中的稱呼還是兄長,沒管他叫張總兵或是張將軍。

說實話,這種正常到極點的稱呼,在不正常的元帥府,或者說對控製著一群非正常人士的劉承宗來說,工作的時候稱職務,臟話程度要遠超破口大罵。

不過被訓一頓,誰的心情都好不了,這事對張一川來說更是無妄之災。

作為叛軍,殺了個大明的王爺,大明的皇上還沒著急,居然被叛軍大元帥先吵了一頓。

這上哪兒說理去?

關鍵最讓張一川沒脾氣的是,他覺得吧,大元帥說得對。

但凡在洛陽城外的攻勢順利,他都得吹胡子瞪眼七個不服八個不忿,但現在的情況是,洛陽的城防跟他意識中不一樣。

他確實像勢如騎虎,被架住了。

這個時候劉承宗送信過來,馬後炮一樣說了一堆話,其實都不重要,對張一川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元帥府給他留了一條退路。

讓張天琳在潼關以東打開通道,做好了接應他的準備。

有這個舉動在,就算劉承宗在信裡臭罵他一頓,都不怕。

因為在此之前,張一川對洛陽有足夠認識,早在兩年前,他帶兵途經澠池,就向人打聽了洛陽的城池大小、大致方位,甚至還得到了一條洛陽城防弱點的重要情報。

洛陽城的城周八裡,周圍有四水環繞,東臨瀍水,南有洛河、西有澗河、北有穀水。

城外則引瀍水繞城一周,挖出了三丈寬的護城河,城牆於洪武六年就包了青磚,城上修建敵台三十九座,是易守難攻的堅城。

張一川所恃洛陽弱點,就在於這條四丈寬的護城河。

三丈寬,與其說它是護城河,倒不如說是護城壕。

放在一般城池還湊合,但是對河流縱橫引水便利的府城洛陽而言,很窄。

但它也有情可原。

這畢竟是座包磚於洪武六年的古城,包磚能極大加強城池的防禦力,也會給擴建帶來難度。

擴建要錢的嘛,實際上很多城池的擴建,並不是主政官員認為該擴建了,就去擴建。

實際上天底下小到縣州府,大到朝廷六部,走到哪兒都一樣,方方麵麵要花錢,財政永遠不夠用。

不到萬不得已,誰閒著沒事修城牆?

更多的情況,是沒包磚的土城牆數十年乃至上百年未曆戰事,被雨雪侵蝕、被老百姓刨土蓋房子,該塌的塌、該陷的陷。

早就失去了原有的防禦能力,即便如此,人們也對此眼不見心不煩。

直到輪著個想大乾一場的官員履新上任,看著城牆著實礙眼,才召集士紳商議再修一道牆。

這樣不用拆牆,工程量比較小,花費也不高,各方人員都更容易接受。

而城牆包磚之後,再想擴建,就不太容易了。

土誰挖走了就是誰的,老百姓你刨一車、我刨一車,城牆幾年下來就不像樣子了。

各縣沒包磚的夯土牆,能維持牆的模樣,靠的都是勞改犯。

罪犯修城牆勞改也是老傳統了,秦漢時期叫城旦。

但城磚跟夯土不一樣,青條石的不好偷,壞了又很顯眼,更何況洛陽還是府縣附郭,知府和知縣哪個上任,都願意把城牆修一修、補一補,更好看一點。

所以洛陽城的城建,有明一代,一直沒有太大變化。

到崇禎年,這座城依然是洪武年修出來的樣子。

這也就意味著,這座城過時了,而且過時很嚴重。

它的防禦假想敵,是洪武年間的敵人。

護城壕窄一點,夠用。

但是在洪武年間的二百多年以後,火槍火炮的射程已經很遠,這座城窄窄的護城壕,不夠看。

除此之外,洛陽還是一座大都市,在周長八裡有餘的城牆之外、數丈寬的河壕之外,四關廂的郊外,全是鱗次櫛比的民居、宅舍、院落、亭台、廟宇。

城外二三裡地的村莊建築都連成片了,繁華且擁擠。

這是張一川敢帶兵來洛陽,勢在必得的最大底氣。

明軍很難在洛陽完成堅壁清野,那些建築物就是他填平壕溝最大的助力。

既能作為掩體防禦炮子槍子,又能便捷地拆除,用做填平護城壕的磚瓦木石。

隻要填平城壕,兩萬農民軍借助城外民居圍起來打,城牆上的守軍也沒多少優勢,城池陷落就隻是時間問題。

但是!

張一川過來以後才發現,他找不著那座洛陽城了。

或者說洛陽城還在那個位置,隻是被一些東西擋住了。

具體來說,是洛陽城外多了一道城牆,張一川派遣騎兵沿牆探路,飯都吃完了,騎兵還沒回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